瘀、脉数大、昏迷、不省人事

【医家】方云鹏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瘀、脉数大、昏迷、不省人事、舌质红、瘀血、瘈疭、湿、大便不通、喉有痰声、口眼斜、神志昏迷、髓海不足、神志不清、四肢瘫痪、少气无力、饮食不进、瘀血凝滞、虚大无根、牙关紧闭、牙关紧急、目浮肿、眼睑肿、有瘀斑、郁热、胫酸、发烧、齿干、骨折、瘀滞、擦伤、耳鸣、口臭、神昏、脉缓、无苔、目闭、脾虚、遗尿、肿胀、眩冒、无神、瘀斑、积、
【内容】
师某,女,58岁。
初诊:1963年12月16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1963年12月15日在田间劳动,不慎跌入七八米深的沟内,不久被人发现,其身为侧卧位,神志不清,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饮食不进,当晚五时许头额出汗,喉有痰声。第二天即来诊。
诊查:患者体格一般,面无神气、色微黄,二目闭合,牙关紧急,昏迷不省人事,呼吸急而弱;右颧骨处微肿,有表皮擦伤;左颧骨右边有紫色瘀斑,右眼睑肿胀有瘀斑,鼻孔有血痂;右枕部肿胀有外伤,伤口约3cm×3cm,深及皮下;四肢瘫痪,遗尿。六脉数大无根;两侧瞳孔不对称,右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
辨证:颅底骨折,脑损伤,瘀滞神明。
治法:治以清心化瘀开窍之剂。
处方:三七1g牛黄0.3g制乳香1g制没药1g麝香0.5g朱砂1g菖蒲1. 5g上药共为细末,另加安宫牛黄丸1粒化开,分4次鼻饲,温开水送入;另用高渗糖、维生素C静注2次。
二诊:12月18日。2天后患者左眼能睁开,瞳孔反射较前灵敏,能自动吞咽温水,两下肢有时不自主躁动,下颌微向右侧歪斜。脉仍虚大无根,舌质红无苔。此为瘀血化风,采用化瘀开窍柔肝熄风法。
处方:羚羊角1.5g(先煎)生白芍10g花蕊石30g石菖蒲3g琥珀6g(水煎)三七3g麝香1g(用上药冲服)一日分4次鼻饲,并配合鼻饲牛肉汤。
三诊:12月20日。右侧瞳孔仍散大,但比前缩小,眼睑能自动启合;症见口臭,齿干,两目浮肿。舌质红,六脉数大。拟化瘀清心开窍。
处方:花蕊石15g生地10g菖蒲3g生白芍12g琥珀3g犀角6g(先煎)麝香0.6g(冲服)上药水煎,一日分4次鼻饲,佐以葡萄糖、维生素C静注,牛肉汤鼻饲。
四诊:12月21日。口歪,舌胀,发烧,体温39.5℃。脉数大,两寸尤甚。此为瘀血引起的营热未去,而心阳已伤,拟清心益气,化瘀熄风法。
处方:西洋参3g双钩藤6g杭菊5g石决明5g细黄草5g三七3g(冲服)琥珀1.5g(冲服)一日分4次鼻饲;另用活鲜鸡心1个,捣碎,加人乳30ml,过滤鼻饲,日1次;其他辅助疗法同前。
五诊:12月25日。神志开始清醒,仍处于朦胧状态,面部微肿,口歪已不明显,右臂稍能动,左侧瞳孔恢复正常,右侧瞳孔仍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六脉缓细。拟益气养血,疏肝活络法。
处方:西洋参10g归身10g琥珀1.5g石决明12g川芎5g广皮10g炒白芍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内服。佐以鲜鸡心1个捣碎,加人乳30ml内服。另加桂元肉30g煎汁作稀面汤内服。
六诊:1964年元月2日。腹微胀,大便不通,胸部以上出现白?,鼻孔发黑。舌质嫩红,脉见左手弦大无根,右关尺沉弦。此为脾虚内积湿邪,加之郁热火蕴于气分,故生白?。拟益气开窍活络,佐以化湿清热。
处方:西洋参10g菖蒲10g当归10g生牡蛎12g川芎6g茯苓10g炒荆芥6g白芍10g元参10g田大云12g陈皮6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内服。另加小活络丹1丸,每日2次内服。
七诊:元月4日。患者神志逐渐清醒,能识家人,可言语,大便已解。脉转为沉迟。白?渐消,仍少气无力懒言。此瘀邪渐去,正气已伤。用巴戟清心汤加党参、远志、全虫等,以补气血、益肾宁心活络。
八诊:2月7日。二便正常,饮食日增,两上肢可轻微活动,两下肢可自动伸屈。出院回家疗养。
按语:“头为天谷,以藏神”(《东医宝鉴》)。神者,主宰人的生命活动者。正如《灵枢?海论》所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有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故头颅受伤,必伤及脑髓,轻者气机不通,短暂神昏;重者瘀血凝滞,壅塞灵机,神志昏迷,波及全身;或可化风,口眼斜,四肢躁动。根据“髓筋通于心,乃肾交于心”之理,神明失常者为心窍之病;“髓神往来为之魂,魂之所居在于肝”,肝脉入脑交颠,凡神魂昏迷、瘈疭皆可从肝治;又“肾能生髓,髓通于脑”。因此,颅脑损伤的治则应是化瘀开窍,以疗昏迷之症;清肝熄风,以除瘈疭之变;益肾养精,以补脑髓之损。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