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层中医药建设作为民生工程

       要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首先离不开人才培养。市里为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培训1名中医师、1名中药师,使他们都能掌握各科基本理论和中医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方法。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医药工作始终坚持重心下移、聚焦基层,严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把基层中医药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自2011年开始,用2年时间提前完成了“中医中药进农村三年行动计划”。在2012年,市县两级政府投入3535万元,完成64所乡镇卫生院、7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科达标建设。
       要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首先离不开人才培养。市里为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培训1名中医师、1名中药师,使他们都能掌握各科基本理论和中医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方法,推广了30余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并通过组建“专病协作组”和“师带徒”等平台建立了巩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长效机制。通过两年三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共为基层培养了中医药人员394名。
       有了人才就要有让他们施展本领的舞台。郑州市为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配中药柜、智能通络治疗仪、熏蒸床、牵引椅、牵引床等中医药诊疗设备26种,共计6722台(件),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开设中医门诊3.1个,中药饮片达350种以上,中医病床占总床位的20%以上,中医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30%以上,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够提供煎药服务。
       同时,郑州市开展了集体所有制村卫生室的建设工作。由每个村出土地,由政府投入、联合乡村医生,共同为村卫生室解决资金、技术和设备的问题。并加大培训力度,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配备电脑实现村卫生室信息化、一体化管理,切实加强了中医药服务的“网底”,让农村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中医药服务。
       可喜的是,在农村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时,还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立了中医诊室和中医康复治疗室,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170个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让辖区居民更方便享受中医药服务之余,在综合服务区内还可以了解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等。
       而且,全市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开展一天中医免费体验服务,免费进行包括针灸在内的10余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引导群众主动使用中医药防病治病,让基层老百姓认识中医、感受中医、选择中医。
       据统计,2012年度(截止11月底),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门诊人次98.6万,中医科门诊占中医门诊总人次74%,比2010年增加54%;非药物疗法人次55.8万,比2010年增加108%;中医科人均门诊费用32.9元,比2010年降低17.02%;中医科人均住院费用910元,比2010年降低35%。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中进行满意度调查,群众的满意度达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