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喘、虚、肺阴不足、肺

【医家】邵长荣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胸闷、喘、虚、肺阴不足、肺气虚、气急、积、体重增加、脉细无力、肺气上逆、舌质偏红、胸闷气促、大便秘结、肢体乏力、苔薄白、盗汗、喘息、气促、润肺、自汗、少气、虚喘、气虚、郁、
【内容】
柳某,男,17岁,学生。
初诊:1985年9月24日。
主诉及病史:胸闷,气急伴肢体乏力,大便于结2天。同年6月以来,左侧自发性气胸反复发作,且发作频繁,短则半月,长则1个月。发作时以胸闷气促为主,3个月中抽气8次,作左侧胸腔引流术数次,因不愿手术,休学在家疗养,经人介绍来我院中药治疗。
诊查:×线胸片检查:左侧自发性气胸,肺压缩25%~30%,伴左下积液。苔薄白,舌质偏红,脉细无力。
辨证:肺气亏损,肺阴不足。
治法:补气养阴。
处方:黄芪12g黄精12g孩儿参12g玄参12g白术18g丹参9g五味子4.5g平地木15g功劳叶15g桑寄生9g每日1剂,同时给予生脉饮,每日3次,每次1支。服药1周,胸闷,气急明显好转。大便通畅胸透复查左侧肺基本复张,左下积液吸收。继续服上药,随症加减。1个月后患者又感胸闷,胸透示:左侧气胸复发,继续上方加用养血生血剂,加重黄芪18g,莪术12g,丹参12g,胸片复查,情况良好,以后门诊随访中,随症加减,邵师在养阴基础上加入狗脊、补骨脂、杜仲等药后,体重增加,全身情况良好,恢复上课,随访数年左侧气胸未再复发。
按语:自发性气胸,虽然中医书籍没有这个病名,但论述有关类似的症状也不少。胸在上焦,内藏心肺,故气胸与肺有密切关系。因肺主气,以清肃为顺,肺气上逆则为喘。无论何种因素,导致喘息,均与肺有密切关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气胸的辨证首先分清虚实,《景岳全书》指出“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一般而言,突发性气胸起病较急,来势较猛,而且都在剧烈的运动或其他诱因下突然发作,所以初起多属实证,而气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来势缓慢,有时在无任何诱因下发病则往往因肺气虚损,以致肺泡薄弱,容易破裂,肺气不能肃降,气促而喘,反复发作后常成气阴二虚,同时肺主气及皮毛,又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及肺阴不足则大肠传送无力,所以临床上许多患者出现大便秘结,自汗,盗汗等症。邵师根据“虚则补之”这个理论,采用益气养阴法,方中大剂量黄芪及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明显增高血清IgG,配合黄精、太子参、玄参、五味子补肾润肺之品而不腻,至于多次发作病例必要时加入丹参,活血生血,莪术健脾通络,往往可以提高效果。邵师认为肺为上焦,比较娇嫩,易伤肺阴,所以在气胸吸收后,还需服用些中成药如生脉饮、玉屏风散,补益元气,养阴敛肺,有利于疾病痊愈、肺泡的修复,巩固疗效,减少气胸的复发,解除病人的疾苦。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