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脾气虚弱、慢性肾炎

【医家】邓铁涛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蛋白尿、脾气虚弱、慢性肾炎、苔灰、水肿、湿、阴虚阳亢、肾气不固、舌有齿印、脉弦滑、舌边尖、有齿印、痤疮、内消、脉重、感冒、浮肿、头痛、伤阴、
【内容】
黎某,男,22岁。
初诊:1980年3月16日。
主诉及病史:几个月前脸部浮肿两次,均未治疗而自然消退。1980年2月3日,眼睑、头部出现水肿,渐蔓延至全身而住院。西医诊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经用激素、利尿药与五苓散、五皮饮等治疗,水肿在1周内消退,而后隔日服强的松80mg共50余天,其中加服环磷酰胺半个多月,但蛋白尿持续,逐渐出现激素副作用,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而发红,脸上长痤疮,两颞有搏动性头痛,服安眠药始能入睡但易惊醒,易兴奋激惹;头发脱落。
诊查:现尿蛋白(+++)或(++++),眠差易惊,头发脱落,食欲一般,大便正常,小便稍少,色淡黄。口微苦,不渴。舌边尖略红,有齿印,苔灰黄浊腻。脉弦滑,左关尤甚,重按无力。
处方:黄芪15g玉米须30g怀山药30g。茯苓皮15g生苡仁30g每日1剂,水煎,连续服用。服上方药1周后,小便蛋白(++);2周后,小便蛋白(+);3周后,小便蛋白(±);第4周末,小便蛋白(一)。以后连续服药3周,小便蛋白都是阴性。嘱其以后仍服此方药,酌加龟板,以图巩固(治疗期间仍隔天服强的松80mg。曾因预防感冒注射过丙种球蛋白1支)。
按语:本病从辨证审察,其蛋白尿与脾肾两脏关系最大。脾气散精,肾主藏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而布运全身,水谷精微反与湿浊混杂,从小便而泄。肾气不固,气化蒸腾作用减弱,亦致精气下泄而为蛋白尿。故治此病,常以补脾益肾涩精,恢复脾肾功能而收效。本案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临床症状控制后,蛋白尿持续不退。就诊时虽出现一派阴虚阳亢症状,但这是激素的副作用所致,掩盖了原有病症。中医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虽有补肾阳之作用,但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极易耗损阴液而出现阳亢症状。根据患者舌有齿印,苔灰黄浊腻,脉重按无力,并且服用激素后蛋白尿不消退等,认为脾气虚弱,失于升发,水谷精微与湿浊混杂下注是主要矛盾。论治时应舍弃用西药所出现的假象,抓住主要矛盾加以解决,方可奏效。故以黄芪、玉米须为主药,益气升脾,降泄浊阴;佐以茯苓皮、生苡仁利水而健脾;怀山药益脾阴而固肾涩精,利水道而不伤阴,并能抑制激素的副作用,起到补阴配阳的作用。药虽少而力专宏,故能收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