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气滞血瘀、脉弦细、瘀结
【医家】王德鑑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瘀、气滞血瘀、脉弦细、瘀结、肿胀、口苦咽干、气机郁滞、气滞痰凝、舌淡红、苔微黄、舌尖、肝火、声哑、气郁、苔白、口干、伤肝、痰、
【内容】
胡某,男,40岁。
初诊:1991年8月9日。
主诉及病史:两个月前吵架后引起声嘶,伴咽喉干灼感,口苦咽干,微咳,痰不多,胃纳尚可。
诊查:咽部黏膜呈慢性充血改变,双声带充血肿胀,左声带前中1/3段边缘可见一绿豆大瘀红色赘生物,表面尚光滑,声门闭合欠佳,声带活动良好。舌尖边稍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证属肝火偏亢,肝木侮金,气滞血瘀。
治法:柔肝养肺,行气活血。
处方:杭菊花12g白芍12g麦冬15g沙参15g芦根15g玄参15g泽兰12g川红花12g香附12g前胡12g 6剂
二诊:8月20日。发音较前清晰。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细。效不更法,守前方加减。
处方:白芍15g绵茵陈15g木贼12g蝉衣10g芦根15g麦冬15g北杏12g泽兰12g香附12g瓜蒌实12g丹皮15g 6剂
三诊:9月13日。服完上方药6剂后,声嘶减轻,由于工作较忙,未能继续就诊。检查双声带淡红,左声带仍见息肉,大小大致相同。沉思声带色泽转淡,肿胀较轻,咽部症状减轻,说明木亢侮金之症趋于缓解。但息肉大小变化不大,是由于活血化瘀之力不够,故治宜破气血、散瘀结。
处方:三棱15g莪术15g香附12g法半夏15g地丁12g白芍15g杭菊花12g千层纸12g花粉15g车前草12g另加润喉丸2瓶含服。
四诊:9月27日。连服药十余剂,声嘶大减,口干不苦。鼻喉纤维镜下见双声带色泽正常,左声带息肉缩小至芝麻尖大小,声门闭合稍差。照9月13日处方去杭菊、花粉、车前草,加红花12g、五味子12g、知母15g,进药十余剂,并配合含服润喉丸而获全功。
按语:声带息肉中医称之为“喉瘖”。多由气滞血瘀或气滞痰凝所致。本例暴怒伤肝,木气郁而偏亢,克制肺金,导致肺金受损而声哑。《素问》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故治则以柔肝伐木、养肺生金为先。由于本病是由于气机郁滞而起,加之局部可见瘀红色赘生物,故行气活血祛瘀之法亦不可少,特别在治疗后期,侧重于破气血、散瘀结。由于对本例治法先后有序,药力足够,并持之以恒,最后竟逐渐将其息肉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