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经期延长、月经、淋、脉

【医家】孙卓君
【出处】橘井流芳——上海曙光医院经典医案赏析
【关键词】瘀、经期延长、月经、淋、脉细、手足心热、肝肾阴虚、瘀血内阻、y道出血、月经失调、口干、崩漏、肩背酸痛、乳房胀痛、舌红苔薄、小腹胀痛、腰酸耳鸣、舌边见、苔薄腻、舌质红、苔薄、舌红、误治、劳损、血块、欲饮、出血、虚、积、
【内容】
袁某,44岁,已婚,职员。2005年1月4日因“来月经期延长近7年”初诊。


患者近7年来月经期延长,淋漓10余日甚则近月方净。月经周期正常,28~30日一行,经量中等,色鲜红,夹血块。PMP:2004年11月8日~11月28日,LMP:2004年12月15日,至今未净,初起1周经量中等,后经量减少,色暗。
刻诊:口干欲饮,乳房胀痛,时有手足心热,腰酸耳鸣。B超显示子宫及双侧附件无异常。1-0-1-1,曾放环10年,2004年9月取出。舌质红边见瘀点,苔薄腻,脉细。
【诊断】中医:经期延长(肝肾阴虚,瘀血内阻);西医:月经失调。
【治则与处方】滋阴凉血,化瘀止血。处方:


生地12g,地骨皮10g,白芍10g,枸杞9g,旱莲草16g,怀山药12g,山茱萸9g,党参15g,茜草根12g,花蕊石12g,沙参9g,黄柏9g,阿胶9g。2剂。


〈二诊〉服药2剂后,y道出血净,仍感手足心热,口干,肩背酸痛,舌红苔薄腻,脉细。
守方减党参、花蕊石,加石斛12g。
〈三诊〉正值经行第二日,经量较上月减少,色红,伴小腹胀痛,舌红,舌边见瘀点,苔薄,脉细。治拟补肾化瘀,固摄冲任。处方:
生地12g,地骨皮10g,白芍10g,枸杞9g,旱莲草16g,茜草根12g,花蕊石12g,益母草30g,川楝子12g。7剂。

〈四诊〉2005年1月17日行经,三诊药后月经3日净。但2005年1月23日又见y道出血,因此25日四诊时继予上方,减益母草,川楝子,加黑芥穗12g。服药后1日血止。
【治疗效果】继以滋阴凉血,化瘀止血调之,3月后瘥。
【按语】经期延长是以经期异常为主的月经失调病症,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校注妇人良方·调经门》记载本病“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故也”,认为其病因病机有虚有实。本病当积极治疗,《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淋沥不断》云:“须知淋沥之延久,即是崩陷之先机。”可见本病若失治、误治,病情加重,常可发为崩漏。

患者月经周期尚准,行经淋漓十余日方净,属“经期延长”范畴,其进一步发展可至崩漏。患者年逾四十,已进入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参合四诊证属肝肾阴虚,瘀血内阻,治非益养肝肾,化瘀止血不能奏效。一诊予生地、地骨皮凉血清热,枸杞子滋补肝肾,兼有制火,三药甘寒平补,可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山药、山茱萸补益脾肾,党参补气摄血,阿胶养血止血,配以旱莲草、白芍二味阴药,增强养阴凉血之力。花蕊石凉血止血,茜草根凉血行血止血。沙参益胃生津。患者出血日久,予黄柏清热解毒,以防感染。血止后,标实已解,当顾其本,在滋肾养血基础上,加石斛清热生津,减党参以防其益气助阳。
(孙卓君医案,徐莲薇整理)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