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喘、咳喘、咳嗽、哮喘、

【医家】时毓民
【出处】上海名老中医医案精选
【关键词】痰、喘、咳喘、咳嗽、哮喘、瘀、痰热壅肺、盗汗、痰多、支气管哮喘、大便干结、脉细无力、咳逆上气、形体消瘦、不易咯出、脉滑数、心下坚、苔薄黄、出血、肺热、喘促、食少、感冒、喷嚏、脾虚、润肠、舌红、水肿、苔薄、小儿、眼痒、癥瘕、舌淡、痛、哮、
【内容】
徐某,男孩,8岁。初诊1997年9月3日。

代主诉:反复咳喘2年,近3月来咳嗽未断。


现症:阵发咳嗽,夜间尤甚,时有喘促,喷嚏眼痒,喉痰黏稠,不易咯出,大便干结,胃纳欠佳,形体消瘦,盗汗。查体:咽红(+),两肺闻及哮鸣音,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哮喘。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辨证:痰热壅肺,宣肃失司。
治法及方药:清热涤痰,降逆平喘。


炙麻黄6g 桃仁9g 地龙9g 蝉蜕4.5g 射干4.5g 莱菔子9g 大枣6g 银杏9g 黄芩9g 辛夷6g 炙苏子9g 甘草3g 7剂


二诊(1997年9月10日)患儿复诊,咳喘明显减轻。再以上药加减以化痰止咳平喘。连服2周。


三诊(1997年9月24日)患儿咳喘平息,时有盗汗,食少痰多,面色欠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拟健脾益气化痰法。

党参9g 炙黄芪12g 茯苓9g 白术9g 甘草3g 陈皮4.5g 制半夏9g 淮山药15g 蝉蜕4.5g 丹参10g 当归9g 六神曲9g


上方连服l年余,虽有咳嗽、感冒数次,但未喘。
【按语】时氏依据哮喘“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降气,缓时扶正固本,培土生金。时氏尤认为小儿哮喘与脾的关系密切,提倡发作期健脾化痰为主,缓解期则调理脾胃,即中医“培土生金”之法。


本患儿痰热壅肺,肺失宣降,故作咳喘,痰黏稠难咯。自拟方中麻黄蜜制防辛散过度,联合射干、银杏止咳平喘,莱菔子、炙苏子取三子养亲汤之意,降气化痰,地龙化痰平喘,黄芩清肺热而无黄连之苦,较易被患儿接受,辛夷、蝉蜕祛风止痒。时氏喜用桃仁代替杏仁,因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润肠滑肠作用,同时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别录》谓其“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出血,破癥瘕,通脉止痛”。另,时氏善重用山药,常用15~30g,有时达60g,具有益气健脾兼养阴之功。复诊时患儿咳喘减轻,以脾虚痰多为主症,治以健脾益气化痰为法,扶正固本,兼清余邪,防止咳喘复发,同时亦注重用1~2味活血化瘀药如丹参、桃仁、赤芍等调畅气血,宣通肺络。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能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减少阻塞,调整异常免疫,从而起到平喘标本兼治的作用。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