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胃蕴

【医家】邵兰荪
【出处】邵兰荪医案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胃蕴热、渴饮、身热、汗多、发热、湿、余热未清、肺中伏火、脉滑数、舌苔腻、食欲差、脉浮大、舌滑、痉厥、惊风、肝风、风热、暑风、肺热、燥、积、
【内容】
大义汪姓稚孩暑风夹湿,脉浮大,舌滑白,汗多发热,渴饮。恐变惊风。姑拟清热祛邪。
瓜蒌根三钱 密银花二钱 大豆卷三钱 淡竹叶钱半 黄连三钱 扁豆衣三钱 赤苓四钱 白蔻仁八分冲 六一散三钱 光杏仁三钱 枳壳钱半
清煎二贴
介按:稚年纯阳之体,感受夏月之风热与湿,最防化热劫液,引动肝风而为痉厥。况其汗多、发热、渴饮诸端,是属热炽显然,故治法宜清热达邪。(《邵兰荪医案》)
王鹏飞
胡某某 女,6岁。门诊病历。
初诊:四天来身热高达40℃,在院外曾肌注水剂青霉素,口服中药无效。咽红,上腭红,脉滑数,白细胞:81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21%。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辨证:肺胃蕴热,兼感外邪。
立法:清肺解热。
方药:
青黛3克 地骨皮9克 藿香9克 钩藤9克 寒水石9克 天竺黄6克
二剂
二诊:服上药一剂后,身热降至38℃,服上方药第二剂后体温正常,热虽退,但身尚?懒,食欲差,舌苔腻。外邪已解,但肺胃余热未清,拟清余热,调脾胃,以善其后。
青黛3克 竹茹9克 焦楂9克 建曲9克 草果6克
按:上呼吸道感染,为小儿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因小儿形气未充,卫外不固,极易感受外邪。王鹏飞老医生认为,小儿发病,外邪固属重要原因,但内因亦不能忽视。小儿脾常不足,以致易积热于胃,上蒸于肺,肺胃蕴热,兼感外邪则易发病,故在治疗上应清肺解热、和中祛邪。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宜用宣散解表、辛燥发汗之剂,以防过汗耗营,伤及正气,故不用麻黄而用藿香,取其微微解表之功。青黛清肺热,骨皮泄肺中伏火、退内外邪热,寒水石清脏腑内外之热,引热下行。(《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选》)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