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泄泻、腹泻、头晕心悸

【医家】赵冠英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肠鸣、泄泻、腹泻、头晕心悸、脾肾阳虚、苔薄白、中气、腹胀、虚、中气下陷、疲乏无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倦怠无力、久治不愈、不思饮食、经久不愈、舌边齿痕、时轻时重、舌淡红、舌质淡、舌脉、脉细、脉濡、肾虚、倦怠、头晕、畏寒、腹软、乏力、压痛、上午、湿、痛、
【内容】
武某,女,35岁。
初诊:1982年6月17日。
主诉及病史:腹泻时轻时重,久治不愈两年余。曾于门诊诊为“肠功能紊乱”。近月来病情加重,稍感脐周隐痛不适即泻,泻后舒适。每日晨起至上午10时腹泻3~6次,多时一日十余次,大便稀带少量黏液,伴腹胀肠鸣、不思饮食、疲乏无力、头晕心悸。入院后给予黄连素、碱式碳酸铋、0.5%普鲁卡因保留灌肠等治疗均无效,邀余诊治。
诊查:面色萎黄,怯寒倦怠,四末不温。舌边齿痕,舌质淡,苔薄白,脉濡软乏力。腹软,脐周轻度压痛,肠鸣音活跃。化验检查:大便常规及培养均为阴性。全胃肠道钡餐透照未见异常。
辨证:脾肾阳虚,中气下陷。
治法:温肾固涩,升阳健脾。
处方:四神丸合补中益气汤化裁。党参15g白术15g熟附片9g茯苓15g山药15g补骨脂9g升麻6g乌药9g肉豆蔻6g五味子6g罂粟壳6g甘草6g 7剂
二诊:服上方药7剂,腹泻减至每日两三次,大便中黏液基本消失,畏寒渐轻。仍感倦怠无力,头晕心悸,时有腹胀肠鸣。舌脉同前。此时肾阳已有内充之机,脾阳亦始上升之象,再守上方继续服药。
三诊:连进上方药14剂,大便转为每日一行,惟尚溏薄,自觉头晕神疲乏力,余症皆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又进原方药10剂,痊愈出院。
按语:《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本例患者虽诊为肠功能紊乱,但因为泄泻经久不愈,中气渐虚而下陷,故泻不易止,泻不止则中气愈虚。中阳式微,寒从中生,阴寒下沉而伤及肾,脾肾阳虚,或为脾肾虚泻。因此选四神丸合补中益气汤治之。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健脾益气;佐升麻以升清阳;熟附片、补骨脂、肉豆蔻温补肾阳;佐五味子、乌药、罂粟壳涩肠固脱。综上治宜温补肾阳,使肾气足,开合有权,并能温煦中焦;健脾升阳,使中阳复,则水湿运化,清浊攸分;再兼以固涩而泄泻自止。正是温补命门以生土,暖脾固肠以止泻。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