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舌苔腻、恶寒、黄疸型肝

【医家】黄文东
【出处】黄文东医案
【关键词】湿、舌苔腻、恶寒、黄疸型肝炎、精神倦怠、舌苔白腻、脉弦滑、乏力、昏倒、高热、烦躁、脘闷、畏寒、郁、痛、疟、夜不能寐、久治不愈、大便溏薄、易感冒、小便清、胁胀痛、苔白腻、舌质淡、不寐、肝炎、肝病、气急、恶心、肝大、口干、脉弦、不解、脾大、身重、神疲、嗜睡、厌食、厌油、阳虚、呕吐、
【内容】
朱某,男,29岁
病史:1967年感染“无黄疸型肝炎”,久治不愈。主要症状为两胁胀痛,身重乏力,厌油厌食,稍有活动,症状随之加剧,甚至恶心、呕吐、气急、不能进食,须卧床休养一星期左右,才能渐渐缓解。四年来反复无常,曾住院共九次,经过检查和中西医药各种方法治疗,皆无显效。肝功能化验:谷丙转氨酶持续在400单位/升上下,其余指标均正常。1970年6月9日因抢救一危重患者,在病房内连续工作五昼夜,突然昏倒一小时后,随即高热达41℃,伴恶寒、出汗,几次查疟原虫(-),连续五天热退后,畏寒始终不愈,至1970年11月来沪之前,已有半年之久,并且逐渐加重,以背心和下肢为最甚。1970年夏季,室温高达40℃,需穿棉衣,盖棉被,精神倦怠,嗜睡,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而厚,脉象弦滑。曾经多方诊治,服中药一百多剂,未见明显效果,特于1970年11月来沪医治。
初诊 1970年11月27日。
时在初冬,天气尚暖,患者已身穿重棉,仍觉怕冷,脘闷神疲,纳食尚可,夜不安寐,时易感冒。舌质淡,苔白腻,脉象弦滑。兼有肝炎病史。按目前情况,主要是湿浊内困,阳气不得伸展。治拟化湿通阳、疏通表里之法。
柴胡三钱 前胡三钱 桂枝三钱 赤芍四钱


甘草一钱 丹参五钱 广木香三钱 陈皮三钱
姜半夏三钱 白芷二钱 生姜二钱 红枣五枚

三剂
二诊11月30日。
怕冷略减,脘闷不舒,加制香附三钱。三剂
三诊12月3日。
怕冷又减轻,肝区觉痛。舌苔腻渐化,脉弦滑。最近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仍为400单位/升以上。
前方加板蓝根五钱,茵陈四钱,去生姜、红枣。七剂
四诊12月14日。
怕冷已解,精神渐复,饮食尚可,夜寐渐安,肝区有时作痛。舌苔腻渐化,脉弦滑。仍与前法。
柴胡三 钱 桂枝三钱 半夏三钱 白芷二钱

蒲公英五钱 土茯苓五钱 茵陈五钱 板蓝根五钱

夜交藤一两四剂
五诊12月19日。
最近复查肝功能谷丙转移酶已恢复正常,怕冷已解(棉大衣已脱去),精神振奋,饮食睡眠均如常人。舌苔腻已化,脉弦较和。拟将回原地工作。仍用清肝解毒、健脾和胃之法,以防反复。
茵陈五钱 板蓝根五钱 土茯苓五钱 藿香三钱
陈皮三钱 炒白术三钱 孩儿参三钱 六神曲三钱

谷麦芽各四钱
此方带回,嘱连服半月。
【按】患者在1967年以前,身体强健,当时因赴外地,半途中感染“无黄疸型肝炎”,没有及时治疗。回来后,经过中西医治疗,在四年中屡次反复(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偏高,其余指标正常,肝大肋下二指,脾大半指),曾先后住院九次,每次出院后仍参加工作。到了1970年6月因抢救患者,过度疲劳而昏倒,醒后即发高热,伴有恶寒出汗(疟原虫未找到),连续五天热退后,畏寒始终不解,至11月来沪之前,已近半年之久,并逐渐加重。在夏令炎热之时,须穿棉衣,盖棉被,精神倦怠,嗜寐乏力,舌苔白腻而厚。前医都认为“湿胜阳微”,甚为明显。初诊时,询问患者病史及治疗经过,当时黄医师将过去所用方药,概括如下。

①苓桂术甘汤加化湿药;②苓桂术甘汤合补中益气汤;③藿朴夏苓汤合补中益气汤,再加佩兰、泽泻、猪苓、防风;④真武汤加川楝子、白蔻仁、藿香、佩兰。服药后怕冷稍减,但夜不能寐,因口干、烦躁而停药。
根据上列方药,服百余剂未能见效。黄医师认为,此病属于湿浊内困,阳气被郁,因而不能伸展。在治疗上,苓桂术甘汤加味,通阳之力尚嫌不足;补中益气汤对湿浊内困者虽与芳香化湿药同用,但药力互相牵制,不能取效;尤其是阳气被郁,不应作“阳虚”论治,所以用真武汤后出现烦躁不寐之症,故于初诊时即用“通阳化湿”之法。方用柴胡、桂枝以疏通阳气,白芷、木香、陈皮、半夏以芳香化湿,使表里通达,气血周流,阳气得以舒展,增强抗病能力,因而恶寒得到解除。进一步对肝病方面,在前方中加蒲公英、土茯苓、茵陈、板蓝根等以清肝解毒,渐渐减少温通疏散之药,肝功能也就恢复正常。前后共诊五次,服药十七剂,疗程不到一月,病已告痊,即返江西原单位工作。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