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苔黄、昏迷、喉有痰

【医家】
【出处】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
【关键词】高血压、苔黄、昏迷、喉有痰声、躁动不安、痰火内闭、肝阳化风、感冒、头晕、脉弦、浮肿、烦躁、恶心、肾亏、不寐、呕吐、痰、慢性肾炎、头晕头痛、眼睑浮肿、小便短少、全身浮肿、脉弦数、抽搐、腹软、腹水、肝风、痰热、水肿、肾炎、颈软、颈痛、肾病、头痛、积、痉、郁、
【内容】
肝阳化风致痉(高血压脑病)
赵××,女性,25岁。因身体浮肿,小便短少,反复发作凡七月,于1955年12月22日住入北京××医院。
病史:1955年4月曾发现全身浮肿,小便短,经住医院治疗后,浮肿消退出院,但不久复发,尿中蛋白经常存在,院外治疗效果不满意而要求住院。既往易患感冒及扁桃腺炎,其他病史从略。
检查:慢性重病容,颜面苍白,眼睑浮肿,颈软,心音正常,右胸叩音浊,呼吸音减低,腹软,无明显腹水征,肝在肋缘下一横指,脾未触及,下肢呈凹陷性水肿,膝反射存在。血压:105/85毫米汞柱,血色素13克,红血球329万,尿蛋白(+++),管型少许,酚红试验5%。
入院后第12天,感冒之后,血压升至196~200/134~160毫米汞柱,非蛋白氮为49.8毫克%,CO2结合力49容积%,眼底检查有蛋白渗出。病人感到颈痛,头晕,恶心,呕吐,躁动不安,逐渐昏迷,四肢抽动,喉有痰声。诊断为慢性肾炎合并高血压脑病,西医治疗无效,乃邀中医会诊。
初诊时,患者症状表现同前,脉弦,苔黄,乃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进治,药用:丹皮山栀当归白芍杭菊桑寄生夏枯草女贞子橘皮竹茹炙草两剂。
二诊时,见患者神志渐清,诸证悉减,惟胃呆不纳,故仍从原方加减,药用:当归白芍山药茯苓菊花桑寄生竹茹牡蛎鸡内金炙草再进两剂。
病情续有好转,胃能纳谷,神志全清,惟烦躁不寐。三诊时,改用酸枣仁汤治疗。高血压脑病脱险之后,则用:黄芪、党参、茯苓、炙草、桑寄生、牛膝及六味地黄丸等从本图治,以善其后。经过几次会诊,血压降至96/70毫米汞柱,一般情况良好。
患者入院两周后,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喉有痰声,终至昏迷抽搐,脉弦数、苔黄。显系肾病日久,肾亏不能涵肝,肝阳化热,痰火内闭,病情危在旦夕。顾病之本虽在肾,当时之处理,若从肾治,则一时不能缓肝之急,故遵古人“急则治标”之训,先从肝治。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养肝熄风,清化痰火。两剂之后,病情大有转机,足见药已对症,故仍秉原方加减。三诊时见病人神志虽清,但烦躁不寐,是外越之阳尚未入阴,故用酸枣仁汤养肝安神。病情脱险之后,乃转入治本之法。回顾本例治疗成功的原因,是运用了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当时病情,抓住从肝阳图治的环节,自始至终,方针不变,故能转危为安,得到痊愈。
(《岳美中医案集》)
按:脉弦苔黄,头晕头痛,四肢抽动,逐渐昏迷,肝阳化风,痰火内闭明矣。以丹栀逍遥加减进治,养肝熄风,清化痰火,法固善矣。若加羚羊、钩藤、石决明以平肝熄风,加胆星、天竺黄、川贝之属以清化痰热,加郁金、菖蒲以开窍,于法似更周备。肝风已平,尚难入寐,又以酸枣仁汤养肝安神,终用六味地黄滋水涵木,从本图治,谨守病机,层次分明,堪为后学者借鉴。然肾炎日久而四肢抽动,未必定是肾亏不能涵木,尚须依症情而定,方能不落俗套。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