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肿块、心慌、脉细弦、
【医家】许履和
【出处】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关键词】头晕、肿块、心慌、脉细弦、压痛、溃疡、红斑、目花、夜寐不安、血管硬化、性情急躁、头目眩晕、舌苔薄白、脉弦有力、气血瘀滞、血压高、苔薄白、脉弦、苔白、肝火、痰浊、头痛、头胀、胀痛、瘀、聚、痰、
【内容】
刘某某 女,成年。
初诊:两年前右大腿内侧起一红斑,继则由红转紫,形成硬结。一年前左大腿内侧亦出现同样病变。经某某医院活检,诊断为硬红斑。左大腿之硬结已于活检时摘除,右大腿之硬结顾虑术后不得愈合,故未摘除,建议中药治疗。
目前右大腿大硬结大逾银元(约6×4厘米),皮色紫黯,中间有米粒大浅表溃疡一个,无分泌物(此溃疡因近来用磁石疗法,引起发疱后形成),有轻度压痛。
平时血压高(200/100毫米汞柱),经检查脑血管硬化,天天头晕目花,甚则晕倒,面部升火,夜寐不好,有时心慌,性情急躁,口中干,饮食二便尚正常,脉弦有力,苔白质红。
据此见证,谅由肝火偏旺,络脉失和,气血瘀滞,痰浊停聚所致。姑拟活血化瘀,清火化痰法。
桃仁6克 红花3克 全当归6克 山茨菇2克 赤芍6克 丹皮6克 夏枯草9克 炙天虫9克 牛膝6克 昆布9克 海藻9克 生牡蛎15克
7帖
二诊:药后肿块有所好转,皮色亦有改善,创口已不渗水,惟日来头目眩晕胀痛,前法能以平肝熄风。
原方加滁菊6克,真珠母30克,钩藤10克,10贴。
三诊:肿块转小(4×3厘米)转软,皮色亦已改善,创口收敛,局部症状明显好转,即如面部升火、夜寐不安、口中干渴、头痛、脉弦等症亦皆转轻。惟头晕未止,有时心慌。脉细弦,舌苔薄白,质红已淡。
原方再加夏枯草10克,白蒺藜10克,7贴。
四诊:肿块继续转小转软,惟血压尚高,头晕头胀目花。原方7贴。
五诊:肿块又见缩小(2×1.5厘米)。原方续服。
六诊:前方又服40贴,右大腿之硬结已完全消退,压痛亦除,惟皮色尚呈淡紫。 目前血压已正常,头晕、心慌、面部升火等症,均明显好转。脉细弦,苔薄白。除每天服复方降压片一片外,嘱其将中药原方再服10贴,以善其后。(《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