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烦躁

【医家】王文正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肝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烦躁、肝炎、头晕、舌质红少苔、失眠多梦、右胁隐痛、口干舌燥、肝肾阴虚、肝肾阴亏、脉沉细、小便黄、食后、脘腹、乏力、消瘦、肝大、舌脉、痛、虚、
【内容】
刘某,男,44岁。
初诊:1981年1月12日。
主诉及病史:发现肝炎两年余,曾服中西药物治疗,病情不稳定,肝功能时好时坏。近半年来肝功反复异常,在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3个月,肝功未见好转。自感右胁隐痛,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头晕烦躁,下肢乏力,小便黄,大便偏干。近查肝功:硫酸锌浊度试验15U,谷丙转氨酶180U,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诊查:消瘦,慢性肝病容。肝掌(+),肝大剑突下2cm,肋下可触及,脾不大。舌质红少苔,脉沉细。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水涵木,肝肾并治。
处方:当归9g 枸杞15g 生地黄12g 生杭芍12g 楮实子15g 沙参15g 木瓜12g 五味子3g 黑栀子6g 甘草6g 柴胡根9g
二诊:上方连进12剂后,胁下隐痛减,睡眠浓,头晕、烦躁大减,但感到食后脘腹略胀,纳食不香,舌脉如故。照上方去生地黄、黑栀子,加玉蝴蝶15g、生麦芽15g。
三诊:上方继服二十余剂,胃纳好,体力恢复。复查肝功ZnTT12U,余正常,HBsAg仍呈阳性,宗上方去玉蝴蝶、生麦芽、五味子,加紫草15g、胡连12g,继服之。上方略有加减,又服药月余,复查肝功全都正常,表面抗原1:16(+)。
按语:肝病传脾,穷则及肾。肝病日久不复,子令母虚,导致肝肾阴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提示补肝用甘味,魏柳州的一贯煎为代表方药。当归、生地黄滋阴养血以柔肝,沙参、寸冬滋阴生津,清金以制木;枸杞益肝补肾;配木瓜、五味子酸敛,取酸甘化阴之意;滋阴勿忘清热,酌加黑栀子一味;少量柴胡之疏达,为静中之动药,且可为引经之用,水滋则木荣,病自可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