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产后、恶风、血痹、风痹

【医家】谢海洲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痛、产后、恶风、血痹、风痹、湿、舌苔薄白、肝肾阴虚、关节疼痛、气血不足、气血虚弱、屈伸不利、头晕气短、舌质淡红、肾阳虚、脉细缓、舌质淡、脉缓、血虚、血热、虚劳、行痹、汗出、麻木、血瘀、久病、虚、痰、痹、
【内容】
益气和营、养血散风案。
初诊:1983年1月6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1982年11月因产后调理不周受风,自感四肢关节游走不定的疼痛,汗出恶风,头晕气短,形如风证。
诊查:舌质淡,脉缓细。
辨证:证属行痹,兼气血双亏。
治法:益气和营,养血散风。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生黄芪18g生姜6g桂枝12g杭白芍12g当归12g防风9g片姜黄10g荆芥9g大枣8枚
二诊:1983年1月10日。服上方药4剂,诸症已减,仍感恶风,关节时疼。舌质淡红,脉细缓。继服上方药。
三诊:1983年1月20日。自述又服上方药7剂,余症均除,即告痊愈。
按语:本例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游走不定。舌苔薄白,脉多浮。常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防风、荆芥、秦艽、羌活之类,以加强其散风之功。此方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治“血痹阴阳俱虚,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之方,具有益气和营、温经散风之力;多用治产后血虚,气血不足,久病体弱而受风,症见肢体疼痛麻木,游走不定,形如风痹状者。余治痹证尊经旨而不泥,贵在变通应用,选方用药灵活。除上述外,各型兼肝肾阴虚者,常合用六味地黄丸、河车大造丸及血肉有情之品,药用生地黄、紫河车、桑寄生、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枸杞子之类;肾阳虚者,合用金匮肾气丸,药如附子、肉桂、鹿茸、虎骨、杜仲之类;气血虚弱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药如当归、熟地黄、白芍、龙眼肉、黄芪、白术、党参、炙甘草之类;血热者,加入生地黄、丹皮、玄参、玳琩、水牛角之类;血瘀者,加土鳖虫、地龙、水蛭、全蝎、川芎、桃仁、红花之类;痰湿者,加陈皮、半夏、天竺黄、淡鲜竹沥水之类;疼痛明显者,加马钱子、防己、露蜂房、乌蛇、全蝎、穿山龙、地龙之类;风胜者,加防风、荆芥穗、威灵仙、秦艽、羌活之类;湿胜者,加薏苡仁、六一散、防己、苍术、车前子之类;寒胜者,加附子、乌头、细辛、麻黄、桂枝之类;热胜者,加生石膏、知母、忍冬藤、山豆根、牡丹皮、生地黄之类。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