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郁、痰、窜痛、气滞血瘀

【医家】李兴培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瘀、郁、痰、窜痛、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吞咽困难、舌质暗、痞满、下气、久病、痉、肝郁气滞、上腹窜痛、脾胃虚弱、痰气交阻、虚实夹杂、脉细弦、阻塞感、肝郁、痰水、逆气、类中、抑郁、脉弦、五脏、气虚、欲吐、口苦、湿、燥、
【内容】
谢某,男,31岁,已婚。
初诊:1981年2月20 H。
主诉及病史:饮水进食,吞咽困难,食物反流,泛泛欲吐3月余。胃肠钡透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
诊查:胸膈痞满,舌质暗,脉细弦。
辨证: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气痰交阻。
治法:和胃降逆。
处方:龙骨龙齿(先煎)各30g竹茹半夏枳壳陈皮茯苓旋覆花各10g山药柿蒂各15g生姜丁香各6g甘草3g 6剂
二诊:2月27日。服药后,食物上逆以致不能进食逐日好转,及至缓解,仅偶尔食之过猛过多有上泛情况。口苦,舌质暗,脉弦。上方加灵仙25g。服10剂后,虑久病气虚,方中加参须10g扶正气,半夏15g、陈皮25g行气开郁。服14剂后证情平稳,但仍时时抑郁,胸胁部窜痛。乃肝气郁结,郁久兼瘀之象。宜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佐以化瘀。
处方:柴胡青皮香附竹茹苏梗川朴旋覆花柿蒂各10g枳壳半夏各12g赤芍陈皮各15g桔梗生姜各6g甘草3g 14剂服药2周,吞咽顺利,各症渐瘥。食管钡透证实钡剂通过顺利,仅见贲门区膈下段略有痉挛征象,出院食疗调治。追访21年,一切如常。
按语: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疾病,且较少见。归其病因,多责之于脾胃。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冯氏锦囊秘录》谓其为“上下四旁之枢机”。脾胃虚弱,升降失调,痰气胶结,则见吞咽困难,食物反流,泛泛欲呕,胸膈痞满等虚实夹杂之证。《景岳全书?传忠录》云:“善治精者,能使气中生精”。当和胃降逆治之,故初诊方中用龙骨、龙齿镇静除热,孕育真阴,潜静冲激;温胆汤燥湿化痰,降逆和中;丁香柿蒂汤合旋覆花下气降逆止呕;山药、甘草健脾和胃。6剂后即见食物上逆及不能进食逐日缓解,仅偶尔饮食过猛,食物上泛,食管后有阻塞感。仍为痰气交阻之征。《本草图解》谓灵仙“搜逐诸风,宣通五脏,消痰水”。李师经验,本品尚有良好的平降逆气功效。因证情不稳,时上腹窜痛,李师认为久病则损伤正气,故予参须扶助正气,加大半夏及陈皮用量助下气降逆、化痰散结。然该患究系肝郁过久,以致气滞血瘀,故兼胸胁窜痛,以致久服疏肝调气之品未见寸效。遂予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佐以化瘀。方予半夏厚朴汤、丁香柿蒂汤、香附旋覆花汤、柴胡疏肝散和血府逐瘀汤等合剂通变化裁,仅服14剂即见功,吞咽顺利,各症皆瘥。食管钡透证实钡剂通过顺利,仅见贲门区膈下段略有痉挛征象,予出院调治。从本案全治程窥知,虽治疗方药多进退于调气药类中,但具体到病机、治则与方药的统一上,又不容假借。如前半部分重点以和胃降逆为主,虽曾获症状减轻及至缓解之佳效,但不久又故态复萌。细究之,乃患者肝气郁结已久,致气滞血瘀,胸胁窜痛,始投疏肝理气与化瘀并行而竟全功。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