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哮喘、哮、喘、易感冒、
【医家】曹鸣高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痰、哮喘、哮、喘、易感冒、痰饮、不能平卧、咳喘、吐、脾失健运、肺脾两虚、大便溏、脉细软、肾亏虚、苔薄白、脉细弦、便溏、咳嗽、寒热、湿痰、痰鸣、湿、积、虚、
【内容】
王某,男,33岁。
初诊:1978年12月9日。
主诉及病史:哮喘延经5年,频发1个月。夏减冬剧,发时喉间紧窒,咳喘痰鸣,不能平卧,痰吐白黏;平素怯寒,易感冒。饮食二便如常。
诊查: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肺气薄弱,外邪易侵,引动痰饮,上干于肺。
治法:拟射干麻黄汤加减,温肺化痰,顺气止咳。
处方:炙射干4.5g炙麻黄3g白杏仁12g炙苏子6g款冬花10g姜半夏10g炙紫菀5g淡干姜2g北五味子3g炙甘草2g
二诊:服药两周,哮喘发作1次,吐出大量浊痰,迄今半月未发。苔净,脉细软,平素易感冒,发时大便溏。肺不卫外,腠理不固,脾失健运,积痰成囊。拟苓桂术甘合六君子汤加味,并配丸方为平时治本之法。
处方:川桂枝3g漂白术9g白茯苓12g炙甘草3g炒党参10g陈皮5g制半夏6g炙苏子6g款冬花10g
丸方:紫河车45g生黄芪60g炒党参60g漂白术60g炒防风30g炙麻黄30g炙桂枝20g炙苏子45g款冬花45g川贝母45g炙甘草20g炙鸡金60g焦六曲60g淡干姜20g北五味30g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早晚各服5g,开水送下。后来信云,自服丸药后,去冬虽大雪严寒,哮喘亦未发作,且能肩挑一二百斤重担。
按语:哮证病名,创于丹溪。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喘剧不能平卧为特征。哮证必多兼喘,但喘未必兼哮。与慢性咳嗽迁延日久而成的咳喘有一定的区别。曹老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是痰伏肺中,每遇受凉、气候变化或进食鱼腥发物、甜咸太过遂发病。故痰饮伏肺为其基本病机。患者因触冒风寒而发病,用射干麻黄汤温肺散寒祛饮,配紫菀、款冬花化痰降逆平喘。由于患者平素易感冒、便溏,肺脾两虚,故哮喘缓解后从肺脾培本调治。曹老治疗哮喘有丰富经验,著有专论,他宗丹溪“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根据寒热虚实的主次,抓住要领,将发作期归纳为重寒、寒包热、痰火、湿痰四种证候;缓解期从肺脾肾探求治本方法,认为温中理脾法可使内伏之痰饮得温而化,被抑之脾得温则健,使痰湿不生,当为治疗和预防本病的重要关键,即使肺肾亏虚也应配用此法,实属治哮之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