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气虚、舌红苔薄、多汗
【医家】张珍玉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汗出、气虚、舌红苔薄、多汗、痰、胃脘隐痛、脉沉弱、表虚自汗、头汗出、乏力、汗多、脉数、伤阴、自汗、阴虚、气滞、湿、
【内容】
杜某,男,23岁。
初诊:2000年10月6日。
主诉及病史:自汗日久,加重伴头汗多3个月。现动则周身大汗,头汗尤甚,无明显乏力,纳、眠可,二便调。
诊查:舌红苔薄白,脉数弱。
辨证:表虚自汗。
治法:益气固表止汗。
处方:生黄芪25g五味子9g当归9g炒白芍9g柴胡6g煅牡蛎12g砂仁9g甘草3g。水煎服3剂。
二诊:2000年10月10日。药后汗出明显减轻,唯动则汗出,量亦减少,偶咳少量白痰。舌红苔薄白,脉沉弱。上方加枳梗6g,炒枳壳6g。水煎服3剂。
三诊:2000年10月13日。药后汗出异常基本已止,唯活动后稍伴汗出,大便质不稀,但日行2~3次,空腹时胃脘隐痛。余无不适。舌红苔薄白,脉沉弱。拟上方意,处方如下:生黄芪25g,人参10g,五味子9g,炒白术9g,陈皮6g,香附9g,砂仁9g,佛手6g,甘草3g。水煎服3剂。药后汗出正常,诸症愈。
按语:《素问?阴阳别论》有“阳加于阴谓之汗”之说,强调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汗的正常排泄是人体阴阳合和的结果,明确了汗虽为阴液实为阳气所化之理。因此,对于多汗症的认识,不能仅着眼于气虚不固,应考虑到气津的关系,更应考虑到在多汗出的病变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继发病机。气虚不固则汗出,但气分阴阳,具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气虚不固汗出,此不固实际是气中之阴的属性,即气的固摄作用不足,是气中之阴虚不固不敛,况且津液为气的载体,多汗出既耗气又伤津,既损阳又伤阴,从而使气津俱伤;而津血同源,气血同源,在气津有伤的病变过程中,又有伤血之趋势。因此,治疗多汗症必须以治气为主,兼顾血津,疗效才能显著。本方一诊以生黄芪益气固表,头汗出明显,故配柴胡升举阳气,两者配伍以达在上之气虚,需“气虚宜掣引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意,以补在上阳位不足之气;五味子、炒白芍既敛阴和血,以补充阴液之不足,又能防柴胡之升散太过;当归和血补血以助汗源;砂仁芳香醒脾,以调中州,培补气血生化之源;煅牡蛎收敛固涩以治标,甘草调和诸药;二诊由于有痰湿之象,故加桔梗、炒枳壳,一升一降,升降相因,调中州气机之枢纽,以利于气行痰消;三诊多汗症治已收效,故去柴胡之散;患者胃脘隐痛有气滞之象,去煅牡蛎之敛,加香附、陈皮、佛手,以加强行气理气之功,加人参、炒白术以健脾和胃,培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以收治本之功。诸药合用,气虚得补,气血得和,滞得通,汗得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