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痢疾、细菌性痢疾、头

【医家】黎文献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腹痛、痢疾、细菌性痢疾、头痛、腹泻、湿热、高烧、湿、舌苔黄腻、外感暑湿、体温下降、里急后重、脉滑数、烦渴、热利、疫毒、下午、面黄、痢、积、痛、
【内容】
痢疾(细菌性痢疾)
周××,男,30岁。1982年6月5初诊。
主诉腹痛、腹泻2天。
病史2天前因吃不洁水果,3小时后,便出现腹痛、腹泻,并有里急后重,大便日10余次,高烧,头痛,烦渴,无食欲等症状。
检查病人面黄体瘦,痛苦面容,舌苔黄腻,脉滑数,体温39.5℃,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
诊断痢疾(细菌性痢疾),湿热型。
治疗清热利湿,通调肠腑。
取穴:中脘、天枢、阳陵泉、足三里、曲池。
操作:泻法,留针30分钟,第1天上、下午各针1次,以后每日1次。
6月6日二诊:头痛、腹痛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减少,体温下降至38℃,取穴治法同前连针5天,症状消失,大便检查正常,临床治愈。
按语痢疾一证,是因外感暑湿疫毒之气,饮食不洁,或过食生冷蓄积肠胃。该例属湿热为患,首取天枢(大肠之募)、阴陵泉(大肠之合)两穴,通调大肠腑气,使气调、湿化、滞行;加中院(胃之募)、足三里(胃之合),和调胃气而达到化滞降浊的目的。患者高烧加曲池(大肠之合)具有祛风解表之功,如此辨证施治,标本兼顾,针刺治痢,疗效显著。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