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痛、痰、气虚、大便时干时
【医家】张珍玉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窜痛、痰、气虚、大便时干时稀、湿、舌淡红、脉沉弱、乏力、目涩、产后、少苔、失血、郁、人工流产、脾气虚、小便调、心悸、血虚、痛、聚、虚、
【内容】
方某,女,25岁。
初诊:1999年3月26日。
主诉及病史:肢体窜痛3月余,3月前行人工流产术,术后不久出现上述症状,现肢体窜痛,以手指关节及右膝疼痛明显,怕冷,乏力,目涩,时心悸,有痰,大便时干时稀,小便调。
诊查:舌淡红少苔,脉沉弱。
辨证:气虚。
治法:补气。
处方:黄芪25g人参10g炒白术9g云苓9g当归9g陈皮9g姜半夏6g郁金9g砂仁9g甘草3g。水煎服3剂。
二诊:1999年3月30日。药后肢体窜痛明显减轻,体力好转,仍怕冷,大、小便好转。舌淡红少苔,脉沉弱。拟上方意,加炒苡米9g,炒白芍9g。水煎服3剂。药后诸症愈。
按语:本案是流产后肢体窜痛,流产后失血,从血分考虑治疗本病是临床常用的思路,但先生提出:血为气之母,失血必气耗,是以血虚为主,还是以气虚为主治疗,要视临床具体病症表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能一成不变。气为阳,血为阴,阴静阳躁。本病患者肢体窜痛且怕凉,乏力是气虚无疑;脾主四肢,右为阴主气,其肢体窜痛部位,以手指关节及右膝部甚,故此气虚以脾气虚为主;肝开窍于目,膝为筋之聚,筋为肝之余气所化,目涩,右膝窜痛甚,表明土虚木乘之症已现;有痰,大便时干时稀,则说明有痰湿之象。因此,治疗以四君子汤加黄芪健脾益气为主,佐以当归、郁金、炒白芍以疏肝和血,达气血相和,姜半夏、炒苡米为祛痰湿而加。诸药配伍,脾得健,气得补,痰湿得化,气血和调而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