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肝风、心神不宁、视物

【医家】郭明义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震颤、肝风、心神不宁、视物不清、舌苔白腻、忧郁、心悸、喜卧、头痛、头昏、尿黄、纳呆、昏迷、不寐、虚、
【内容】
震颤(功能性失调)
杨××,男,45岁,摄影师。于1974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全身性震颤已2周。
病史患者去沈阳拍电影连续几夜工作,过度疲劳,当日昏迷。苏醒后出现全身震颤,言语困难,去医院就诊认为神经官能症。给服镇静药物无效。回到长春后去医大一院神经科诊断为功能性失调。做几次电兴奋与口服坦啶及各种镇静药物,仍全身震颤,不能走路,手不能持物,眼球闪动,视物不清,言语不流利,不寐,心悸,头昏,头痛,喜卧,纳呆,大便和,尿黄,而来针灸治疗。
检查精神忧郁,颜面枯黄而无光泽。舌苔白腻,脉象细弦。眼球如闪电转动,卧时震颤稍缓解,坐或站立全身震颤加剧,自己不能控制,言语不流利。
诊断震颤(功能性失调),肝风型。
治疗镇静安神,宁心熄风。
取穴:四神聪、安眠(双)、太阳(双)、印堂、巨阙、间使(双)、合谷(双)、大椎、足三里(双)、阳陵泉(双)、三阴交(双)、太冲(双)、肝俞(双)。
配合耳针:神门、心、肝、皮质下。
操作:以先补后泻(即阳中隐阴),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
第1个疗程针后,该患症状稍有稳定,中间没有休息又继续针第2疗程,该患能进入睡眠,身震颤尚发作,有时中间可以停止暂短时间。在治疗中间没服镇静安眠药物。后期按隔日针刺1次方法,共进针3个月而痊愈。经过半年追访一直工作未复发。
按语该例是因过度疲劳,素虚体弱,暗耗阴血使心神不宁,导致荣卫失调,筋脉约束失调而肝风扰动,使全身震颤不止。如《内经》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以抉正祛邪法治之,如取大椎是诸阳经之交会穴,有强壮通经和络之功;配合肝俞、阳陵泉以和肝熄风柔筋脉之效;四神聪位于颠顶部位有清脑安神镇静配合安眠更效;足三里有健脾强胃,开发脾阳而增强运化;合谷、太冲为四关有镇静熄风之功;巨阙为心之募穴,间使有宁心安神配合三阴交有强壮三阴经之卓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