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耳鸣、神经衰弱、心烦
【医家】蒲英儒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失眠、耳鸣、神经衰弱、心烦不宁、虚劳、失眠多梦、心肾不交、多梦健忘、形体消瘦、头晕目眩、气血两亏、少气懒言、舌淡少津、神志清楚、面色无华、精神倦怠、心血不足、脉沉细、气不足、苔薄白、失眠症、健忘、烦躁、尿频、便结、血虚、头昏、头晕、心烦、心悸、少神、虚、
【内容】
虚劳(神经衰弱)
王××,女,干部。1964年12月14日就诊。
主诉头晕、失眠20余年。
病史20年来经常失眠,每晚入睡仅2~3小时,甚则整夜不能入寐。3个月前曾在北京安定门医院,住院3月余,病情好转出院。今年10月复发,兼见头晕目眩,多梦健忘,脑响、耳鸣,心烦不宁,饮食减退,大便结,尿频。
检查神志清楚,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精神倦怠,形体消瘦。舌淡少津,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虚劳(神经衰弱),气血双亏型。
治疗滋肾养心,安神定志,疏肝息风。
取穴:行间、三阴交、神门。
配穴:百会、大椎、肾俞、风市。
操作:行间、三阴交、神门针用补法,提插轻、捻转幅度小,吸气进出针,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百会、大椎、肾俞用艾条每穴灸10分钟,每日针灸1次,嘱病员每晚自灸1次。
针灸8次后,心烦、耳鸣减轻,睡眠由3小时增加到5小时以上;按上穴加风市针,操作同前,留针1小时,保持得气针感。经15次针灸后,睡眠达7小时,诸症消失。嘱病者休息1周后复诊,症情稳定,临床治愈。
按语该例辨证乃为气血两亏。血虚则经脉失养,导致脑海空虚,症见面白少神、头昏;气不足则耳鸣、脑响;心血不足则失眠、心悸、烦躁,神不守舍则失眠多梦;心肾不交则心烦不宁,肾不藏志则健忘。眩者为风,乃浮阳上亢之象。
取三阴交以调理肝、脾、肾三阴经气,神门为心经原穴,“脏病取原”,故能安神定志,使神守魄安,心肾交泰;百会、大椎、肾俞艾条灸之,意在升阳固本,阳旺则精神得壮;行间属肝经要穴,息风潜阳效捷,上亢之浮阳可解,昏眩自除;风市乃治失眠之经验穴,正如《针灸实验录》云:“失眠症,有多般,风市一穴可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