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痰热、咳痰、脉缓、手指
【医家】夏仲方
【出处】夏仲方医案
【关键词】痰、痰热、咳痰、脉缓、手指蠕动、脉软、脉滑、痰浊、食后、吐、积、郁、喘、湿、脾失健运、气管支炎、心下痞、老年、肺炎、耳鸣、喘咳、呕吐、脾虚、病后、舌白、神清、矢气、外感、脘腹、温邪、消积、润肠、聚、痛、
【内容】
黄太太 同和里 三月五日 一诊
热度朝减暮高,咳呛痰黏难出,朦胧之际手指蠕动,神气迷昧,舌白浮腻,漾漾作泛,脉滑似数。温邪酿痰,蒙蔽华盖。再以畅利肺气,廓清痰热。
泡远志1钱5分 象贝母3钱 炒竹茹2钱
片竹黄2钱 姜半夏3钱 橘红1钱5分
粉蛤壳5钱 旋覆花包2钱 白杏仁3钱
茯苓4钱 苏子3钱 生薏米4钱
三月七日 二诊
咳痰深重难出,痰色转清,热度已减,神气较爽,脉滑。再以清肺豁痰。
桑白皮3钱 冬瓜子4钱 瓜蒌皮4钱
海浮石5钱 生薏米4钱 苏子3钱
粉蛤壳6钱 象贝母3钱 白杏仁3钱
炒陈皮1钱5分仙半夏3钱
注射西药特朗补命,规宁樟脑剂,肺炎气管支炎之用
三月十日 三诊
热退后咳势减而未除,食后消化滞钝,频转矢气,不大便,脉缓。再以肃肺和胃。
仙半夏3钱 炒陈皮1钱5分 光杏仁3钱
炒枳壳1钱5分 焦谷芽3钱 范志曲3钱
泡远志1钱5分 茯苓3钱
三月十三日 四诊
肺家积痰未清,咳吐深沉难出,食无味,脉缓滑,耳鸣。再拟轻开华盖。
炙麻黄6分 光杏仁3钱 仙半夏3钱
炙紫苑1钱5分象贝3钱 苏子杵 3钱
炙款冬2钱 茯苓3钱 炒陈皮1钱5分
佛手1钱5分 焦薏米4钱
三月十六日 五诊
外感解后,咳呛不已,痰薄难处,神气惫乏,胃纳不旺,脉软,舌净,痰出于脾而贮于肺,法转和中。
炒白术2钱 白茯苓4钱 炒苏子3钱
炒黄芪2钱 广橘红1钱 杏仁3钱
姜半夏3钱 炙款冬2钱 白前1钱5分
香谷芽3钱 干姜五味各3分同打
三月二十日 六诊
咳势较差,纳食仍不畅旺,神气疲惫,脉缓,舌净。老年气弱,培脾益气为要。
炒于术2钱 炒薏米4钱 炒陈皮1钱5分
全当归1钱5分春砂仁8分白茯苓4钱
炒黄芪2钱 姜半夏3钱 炒苏子3钱
焦建曲3钱 泡远志1钱5分
三月二十七日 七诊
病后胃弱脾钝,食量不增,食后脘腹攻痛,咳痰不断,舌为常,脉软滞。宜和中建运。
炒于术2钱 彩云曲3钱 炒陈皮1钱5分
生香附1钱5分象贝3钱 益智仁1钱5分
春砂仁8分 姜半夏3钱 白茯苓3钱
炒枳壳8分 焦谷芽3钱
按:热邪客肺,郁而化痰,痰热互结,咳痰难出。神气迷昧,手指蠕动,乃痰浊蒙闭清窍。治宜清肺豁痰,宣通华盖。方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化裁,此方出于《金匮要略》,主呕吐,心下痞,饮逆于胃的痰眩之病。仲芳先生用于此,是辨此病责于痰,因脾为生痰之本,肺为贮痰之器是也。此为夏先生活用仲景法的又一佐证。方用半夏、橘红、茯苓、竹茹理气化痰和胃,寓有“温胆汤”之意;杏仁、苏子宣畅上焦;薏米甘淡利水,疏导下焦;竹黄、贝母、粉蛤壳清肺化痰止咳;远志既安神益志,又化痰止咳。
二诊热退神清,然痰郁肺器难出,拟清泄痰热,方用张景岳之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象贝、杏仁、冬瓜子、瓜蒌皮、海浮石、粉蛤壳清泄痰热;半夏、苏子降气平喘祛痰;薏米、陈皮理中化痰。三诊热退,咳减未除,中焦痰湿,脾失健运,予二陈汤加减。半夏、陈皮理气化痰和胃,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化痰宣肺润肠,枳壳行气化痰,谷芽、范志曲理中消积。全方意在行气而痰无所聚,健脾而痰不复生。
前三方先开肺泄热涤痰,后又健脾化痰,肺胃兼顾,应属正途。然患者咳吐深沉,积痰始终未清,是外邪未除,留置肺胃,当祛邪为要。原方加炙麻黄平喘止咳,轻散外邪;款冬花、紫菀温肺止咳。表邪虽解,脾虚无力转输,痰浊潴留, 喘咳持续难已,以培补中土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