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痛、燥、积、痰、噎膈、

【医家】沈登阶
【出处】张聿青医案
【关键词】瘀、痛、燥、积、痰、噎膈、噎塞、郁、黑血、瘀血、虚、呕吐、虚肿、聚、肝火、瘀滞、积聚、胀满、噎、舌红苔黄、面色青黑、咳嗽多痰、肝气不和、大便不通、四肢肿、气上冲、不能食、膈食、口干、惊悸、久病、便结、便闭、浮肿、湿痰、症瘕、怔忡、下后、顽痰、吐舌、气虚、痰水、脉滑、气郁、悲哀、气结、逆气、脉弦、脉细、头昏、痔、吐、
【内容】
乙酉二月十九日,方大少奶奶心胆虚怯,如人将捕之状,时而惊悸,心中跳动不宁,寤不成寐,胸中之气上冲,则咽中如有肉块堵塞,大便闭结,五、六日一行,食物则噎,已有六、七年矣。尔来只能食稀粥薄物,倘食干饭,则中脘格拒如针刺疼。按:心跳是怔忡来源,食下阻隔,是噎膈已成。此证本属不治,如能看破俗事,不生气,不烦恼,或者可愈。仿仲景法。
川朴 半夏 茯苓 生姜 苏叶
二十一日。
延胡 乳香 苏叶 半夏 生姜
三月初三日,宝应来往船上,因悲哀过度,咽喉堵塞,胸中格拒,食物稀少,勉强纳下,则胸中痛如针刺,大便不通,面色青黑,此病最难著手。
川朴 苏叶 半夏 茯苓 生姜
初四日。
川楝子 延胡 乌药 川朴 半夏 茯苓 丹参 苏叶 陈皮 砂仁
初五日,气郁积劳有年,阳气渐衰,浊凝瘀滞,格拒在乎中焦,饥不能食,或食喉开不能下咽,故水液可行,干物梗塞。此证皆因七情五志过极,阳气内结,阴血日枯,中脘阻隔,如针刺疼,不食不便,噎膈已成,有何法想?遍查古今方书,噎膈之证,四十岁以里者可治,四十岁以外者不可治也。太仓公云:“治之得法,未有不愈者。探其源,中脘必有积聚、顽痰、瘀血、逆气,阻隔胃气所致。先用消瘀、去痰、降气以润之,继进猛药以攻其积。或可望通,然此证多反复,?必须身心安逸,方可却病”。
川楝肉 延胡 桃仁 红花 薄橘红 川郁金 瓜蒌皮 半厚
初六日。
原方。
初七日。
杏仁 半夏 桃仁 苏子 郁金 枳实 归尾 蒌皮 川连 姜汁
膏滋药。
熟地 生地 山药 枸杞 当归 萸肉 炙草 白蜜
初八日。
三方,一日分早、中、晚服。
初九日。
三方,分早中晚服。
初十日,膈者,阻隔不通,不能纳谷,病在胸膈之间。足阳明胃经,燥粪结聚,所以饮食拒而不入,便结而不出,都因忧患气结,日积月累,遂成噎膈之病。必须釜底抽薪,最为紧要,扬汤止沸,愈急愈增,岁月深远,无有不为似是而非之药所误,此膈病之所以不能愈者,天下皆然。鄙意既有积瘀,非下不通,他人以为久病正虚,张眼吐舌。殊不知下法,各有不同,此证积瘀已久,非攻补并施,不能胜任。此法虽猛,百无一生之证,急用之,尚有余望,否则逡巡观望,何济于事?
大黄 人参 芒硝 桃仁 归尾 ?虫
白蜜为丸,早晚两服。日夜下黑粪如羊矢,黑血胶结半桶,上焦稍宽。
十一日,服法照前,日夜三、四回,下粪如羊矢,黑血更多,干粥能进二碗一顿,闻饭香极,无气味矣。
十二日,服丸如前,日夜下粪如黄豆,黑血半桶而黑血不多矣,?早起吃粥加一碗多,能睡而安。
十三日,停服前丸,息二、三日,看其动静,服膏滋药三次,时刻想吃矣。
十四日,吃饭一钟,想添不敢添,头面四肢肿盛,此下后虚极而肿。
十五日,前用攻补兼施,直透关钥,引宿积之瘀,一涌而出。所谓陈苓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营卫昌。胸中豁然,能吃饭一碗矣。胁下腹中作胀,大便三日未行。先进和中畅卫法。
苏梗 香附 连翘 木香 苍术 川芎 神曲 桔梗 川贝 砂仁 生姜
十六日,上焦宽展,下焦胀坠,结粪已在肠间,直至肝门。津液为燥屎耗干,真气虚弱,不能传送而出。用保元养液丹八分,前丸二分,幸而食饭又增,至上灯时,连出四次屎,如羊矢,如小豆,约有半桶而无瘀血矣。
十七日,结屎已行,腹中胀坠不觉,饮食又增矣。鄙意总要宿积去尽,方算拔去病根,恐其日后再聚也。用保元养液丹八分,前丸二分,煎方并用。
大生地 瓜蒌 枸杞 山药 当归 炙草
十八日,安睡太平,又下黑屎如小豆者极多。予思此屎,皆耗亡胃阴之物,今积聚已去,而元气耗损已竭,用保元丹调养心脾,以舒结气而固真源;用补阴丹填精益血,以滋枯燥而补胃阴,防其再为干枯闭小也。如胃阴日充,在上之贲门宽展,则食物入;在下之幽门、阑门滋润,则二便不闭,而膈证愈矣。浑身皮肤虚肿。
十九日,大便已转白色而干,饮食下咽,并无格碍矣。服保元丹二回,煎方一帖,虚肿仍旧。
二十日,大便如猫粪灰白色,是肠胃受伤巳极,非数日间所能复元也。保元丹,补阴丹。
二十一日,午后大便,粪色稍转黄色。服保元丹两次,八味丸一?次,虚肿仍然。
二十二日,连日饭食加添,且能吃肉,各种丹丸照服,浮肿亦渐见消。
二十三日,大便粪色渐黄,且不结燥,亦不间日而出矣。饮食加增,头昏作痛者,因天暖闷躁,在船上,其气不能舒畅所致。无碍也。
二十四日,中焦膈塞已除,食饭下咽不噎,惟咽喉间似乎有气上堵,或有忽无,此是家常素昔,心有不平之气所致。宜开怀养息,自无此气也。仲景云:“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之气也。七气汤主之。”
《青霞医案》张乃修
胡云台方伯,年逾花甲,阴液已亏,加以肝气不和,乘于胃土,胃中阳气不能转旋。食入哽阻,甚则涎沫上涌。脉两关俱弦。噎膈根源未可与寻常并论。姑转旋胃阳,略参疏风,以清新感。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炒竹茹一钱 川雅连五分 淡黄芩一钱五分 淡干姜三分 白茯苓三钱 桑叶一钱 池菊花一钱五分白蒺藜一钱五分 白檀香一钱,劈
二诊:辛开苦降,噎塞稍轻。然左臂作痛,寐醒辄觉燥渴。脉细关弦,舌红苔黄心剥。人身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土喜燥,阳土喜润。譬诸平人,稍一不慎,饮食噎塞,则饮汤以润之,噎塞立止,此即胃喜柔润之明证。今高年五液皆虚,加以肝火内燃,致胃阴亏损,不能柔润,所以胃口干涩,食不得入矣。然胃既干涩,痰从何来。不知津液凝滞,悉酿为痰,痰愈多则津液愈耗。再拟条达肝木,而泄气火,泄气火即所以保津液也。然否即请正之。
香豆豉 光杏仁 郁金 炒蒌皮 桔梗 竹茹川稚连干姜六分煎汁收入 枇杷叶 黑山栀 白檀香
三诊:开展气化,流通津液,数日甚觉平和,噎塞已退。无如津液暗枯,草木之力,不能久持,所以噎塞既退复甚。五藏主五志,在?肺为悲,在脾为忧,今无端悲感交集,亦属藏燥之征。再开展气化,兼进润养之品。
光杏仁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黑山栀三钱 竹沥七钱,冲姜汁少许,冲 炒蒌皮三钱 白茯苓三钱 枳壳五分 炒苏子三钱大天冬三钱 池菊花一钱 白檀香八分 枇杷叶四片,去毛。
四诊:开展气化,原所以泄气热而保津液也。数日来舌心光剥之处稍淡。然左臂仍时作痛,噎塞时重时轻,无非津液不济,胃土不能濡润。咳嗽多痰,亦属津液蒸炼。肺络被灼,所以藏燥乃生悲感。再化痰泄热以治其标,润养津液以治其本。
白蒺藜三钱 黑山栀三钱 光杏仁三钱 淮小麦六钱池菊花一钱五分 广郁金一钱五分 炒蒌皮三钱 生甘草三分大南枣四枚 竹茹一钱,盐水炒
按服方:鲜生地五钱 天花粉一钱五分 大麦冬三钱甜杏仁三钱 生怀药三钱 白蒺藜三钱 焦秫米二钱 青果三枚,打梨汁一两,温冲
郭左,肠红痔坠日久,营液大亏。食入于胃,辄哽咽作痛。脉两关弦滑。此胃阴枯槁。噎膈重证,何易言治。
金石斛 北沙参 杭白芍 生甘草 焦秫米 白蒺藜 半夏曲 活水芦根
师云:另取小锅煮饭,饭初收水,以青皮蔗切片铺于米上,饭成,去蔗食饭。
二诊:脉滑而弦。舌心作痛,食入胃中,仍觉哽痛。 胃阴枯槁,未可泛视。再拟金匮大半夏汤法。
台参须七分,另煎冲 制半夏三钱 白蜜二钱,同煎与参汤冲和服
此方服七剂。煎成以滚水炖,缓缓咽下。汤尽再煎二次,煎蜜用一钱五分。
三诊:脉左大于右,阴伤不复之,食入哽阻,胃阴万为枯槁,未可泛视。前拟金匮大半夏汤法,当无不合,即其意而扩充之。
台参须 制半夏与白蜜同煎与参汤同服 左金丸四分,煎汤送下
四诊:食入哽痛渐定,脉弦稍平,而肠红连日不止。肝火内燃,胃阴枯槁,肝胆内藏相火,肾开窍于二阴,铜山西鸣,洛钟东应矣。
台参须一钱 制半夏二钱 白蜜三钱,同上法 细生地四钱龟甲心五钱 地榆炭三钱 炒槐花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丹皮炭二钱 左金丸四分
殷左,食入之后,气辄上冲,遂即呕吐痰水。询知前曾呕吐紫黑,便有血水,痰或青色,乃自下焦肝肾而来,胃之下口,痰瘀阻之。防膈。
制半夏 川连 单桃仁 台乌药 当归须 赤芍土炒 干姜 川桂枝 延胡索酒炒
二诊:
薤白头 橘皮 制半夏 旋复花 茯苓 延胡索 枳实 代赭石 台乌药 扁鹊玉壶丸一钱二分,先服
三诊:膈食不下,中脘有形,数日以来,呕吐紫黑瘀血,大便亦解黑物,前云瘀血阻塞胃口,于斯可信。无如瘀虽呕出,而中脘偏左,按之仍硬,足见结滞之瘀,犹然内踞,是血膈大证也。治之之法,若瘀一日不去,则膈一日不愈,兹以化瘀为主,以观动静。
山甲片一钱,干漆涂炙令烟尽 五灵脂三钱,酒炒 瓦楞子四钱延胡索二钱 山楂炭三钱 台乌药一钱五分 当归尾一钱五分
四诊:湿痰瘀滞,聚于胃口,以致饮食不能入胃。前进化血行瘀,胸肋胀满。 良以瘀阻不宣,行之不能,则两相阻拒,所以转觉胀满也。血膈大证,极难图治,拟以丸药入下。
五灵脂二钱,酒炒 川郁金一钱五分 西血珀七分,另研大黄二钱,酒炒 土鳖虫十六枚,去头足炙 单桃仁一钱五分 生蒲黄一钱 延胡索二钱 山甲片一钱
上药共研细末,以韭汁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钱。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