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湿热、脉弦细、口干、

【医家】吴立文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口苦、湿热、脉弦细、口干、苔黄、舌红、伤阴、胆瘅、郁、肝胆郁热、湿热内蕴、阴虚湿热、胀痛、太息、郁热、胆胀、痛、虚、湿、
【内容】
赵某,男,62岁。
初诊:2001年12月3日。
主诉及病史:口苦异常1年余,1年多来时感口中甚苦,伴有口干,食纳尚可,大便偏干,小便色黄。曾作胆囊B超造影,仅胆囊壁稍不光滑,未查出其他异常。
诊查:右上腹未有触痛。舌红,苔黄稍腻,脉弦细。
辨证:胆失和降、湿热内蕴。
治法:疏肝利胆、清化湿热。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清半夏10g枳实15g郁金20g金钱草20g茵陈(后下)15g全瓜蒌20g青黛(包煎)10g竹茹10g滑石(包煎)18g生甘草6g 6剂。
二诊:12月10日。服药后仍感口苦,无明显减轻,且口干愈甚,食纳如前,大便仍干,舌红,苔黄稍腻,脉弦细。思患者肝胆郁热,久伤于阴,乃阴虚湿热相兼,遂改拟养阴疏肝、清利肝胆之法,方用一贯煎加清利之品。
处方:生地15g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0g枸杞子10g川楝子10g郁金15g全瓜蒌20g青黛(包煎)10g夏枯草15g蒲公英30g金钱草30g生甘草6g 4剂。
三诊:12月14日。服上药后口苦、口干明显减轻,舌苔亦有减退,大便亦调。上方继进,3剂。
四诊:12月17日。药后口苦基本消除,口亦不干,亦无其他不适。患者要求继续服药,以求根除,原方再进6剂。
按语:本患以口苦异常为临床主症。《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素问?奇病论》指出:“病口苦”者,“病名曰胆瘅”。本患口苦为主,无右胁下胀痛、善太息等症,故不诊为“胆胀”,依《黄帝内经》之意,诊为“胆瘅”。初据苔黄而腻,从湿热论治未效。后从分析舌红、脉弦细入手,辨为郁热伤阴,兼有湿热,以一贯煎加味,养阴疏肝,清热化湿,口苦明显减轻,进而得以消除。由是可见,胆腑之病,不尽属实,不皆为湿热,应注意虚实兼夹为患,病久亦有伤阴之证。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