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嗳气、舌红少苔、肾不
【医家】董汉良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呃逆、嗳气、舌红少苔、肾不纳气、肾虚、痛、胃纳不佳、女子带下、语声低微、夜寐不宁、肝木犯胃、面色萎黄、男子精冷、脉弦细、脉沉弱、口苦、口干、肝郁、唇干、病后、老年、气逆、质硬、胃病、胃炎、消瘦、阳痿、腰痛、遗精、早泄、喷嚏、虚、痉、郁、
【内容】
张某,女,60岁。
初诊:2001年10月8日。
主诊:2个月前因与人争执生气后出现反复嗳气伴呃逆,自用土法(喝开水、捏耳朵、打喷嚏等)毫无效验,一直不能自止,即去绍兴市人民医院内科求诊,经B超检查,无肝、胆、脾、胃病变,诊断为胃炎,给予金奥康、胃复安等药治疗毫无寸效,整天整夜嗳气伴呃逆,饮食难进,异常痛苦。又去市第二医院,诊为膈肌痉挛,给予阿托品及镇静药,虽有时可稍停片刻,但药停即发。此后,又经市区各级大小医院4家,并服中、西药近2个月,效如石沉大海。后经同楼好友介绍,并陪同前来就诊。
诊查:患者面色萎黄,消瘦犹如80岁老太,由其夫搀扶就诊,精神委靡,嗳气频频,呃逆连作,作时呈点头状。面情异常痛苦,语声低微,不愿多讲,时用手势代语,祈望医生能解除其疾病之苦,胃纳不佳,每天仅服l00g饭或粥,夜寐不宁,自凌晨起不能入睡,并伴嗳气、呃逆,只好起床活动,但体力不支,故常坐卧不宁,口苦、口干,又不能下咽水液,脉沉弱带弦,尺部尤甚,舌红少苔,根微腻,唇干而紫红。
辨证:肝胃气逆伴肾不纳气。
治法:平肝降逆,和胃理气,并佐以补肾纳气。
处方:丁香3g柿蒂10g刀豆子10g韭菜子10g旋覆花10g(包)代赭石30g太子参30g姜半夏10g川连3g甘草5g苏子10g苏梗10g竹茹10g陈皮5g 3剂嘱其停服其他一切中、西药,嘱其有效、无效3日后定来复诊。
二诊:10月18日。患者来院,其夫非常高兴,诉:药后嗳气、呃逆渐止,3剂服完没有发生嗳气、呃逆。患者精神好转,诸症得瘥,脉弦细,舌红少苔。即前去苏子、苏梗,加酸枣仁30g、鲜石斛30g、北沙参15g,再服5剂。5剂后已如常人,1个月后电话联系并亲自上门随访,患者自理家务,一切康复如初。
按语:本病为嗳气伴呃逆,两者并见在临床上不多,常为分别见证。该病因有情志怫郁之变,而致肝气不疏,肝木犯胃,故病虽以呃逆为主症,然而病诱发之源为七情肝郁(生气),所以原病为嗳气,标病为呃逆,因反复不愈故称其为顽固性呃逆伴嗳气,两者以呃逆为重,即急则治其标,所列治则、处方选用治呃逆专方丁香柿蒂汤之属,加用治嗳气专方旋覆代赭汤之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韭菜子一味,因其肾不纳气,凡肾虚、老年性顽固性呃逆,在治呃逆中需时时顾及补虚温肾。韭菜子虽记载有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之功,主治肾虚之腰痛、遗精、早泄、阳痿、女子带下、男子精冷等证,未见有治呃逆记载。笔者根据“质重能降”、“诸子能降”的思维(《中药记忆法》笔者著),又根据其补益肝肾之功,试用之,即效若桴鼓,屡试屡验。此物色黑而质硬,不易破碎,需炒后打碎应用,效果更好。还有刀豆子有记载:“暖补元阳,其子治病后呃逆不止。”(清?张石顽)有似韭菜子之功,但逊于韭菜子,两药配伍,则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