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热、气短懒言、津气欲脱、
【医家】盛循卿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身热、气短懒言、津气欲脱、脉濡数、自汗出、神疲、口干喜饮、舌红苔薄、神倦乏力、舌质红、汗出、脉散、溲赤、脉濡、溲黄、口干、苔薄、气虚、
【内容】
袁某,男,61岁。
初诊:1974年9月17日。
主诉及病史:10天来身热不退,体温38.5℃,时自汗出,气短懒言,午后热增。
诊查:口干喜饮,小溲黄赤,肢倦神疲,舌质红苔薄,脉濡数重按无力。
辨证、治法:证为暑伤气阴,津气欲脱,拟生脉散合清暑益气汤加减。
处方:粉沙参12g麦冬12g五味子4.5g鲜生地12g鲜石斛12g淡竹叶10g陈青蒿6g地骨皮10g知母12g太子参30g,另煎代茶饮服,4剂。
二诊:服益气养阴之剂,身热已退,汗出减少,仍感神倦乏力,脉濡软无力,舌红苔薄。拟宗前意。
处方:太子参12g麦冬10g鲜石斛12g生谷芽12g怀山药12g地骨皮10g制玉竹10g冬瓜子12g药尽剂而愈。
按语:暑热之邪易伤元气,尤易耗伤津液。本例身热,午后热增、溲赤为里有邪热;自汗出、气短懒言、口干神疲为暑热津液已伤,元气虚衰;脉濡数无力,需谨防津气欲脱,故以沙参、太子参补益肺脾元气以生津;麦冬养阴,清肺以生津;五味子固表敛肺而生津,3味配合,一补一清一敛,而达生津止渴、补气敛汗之目的,更加青蒿、竹叶、生地以清解暑热,知母、地骨皮清解血中之伏热,服药4剂热退汗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