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发颐、口渴、气血凝滞

【医家】汪渭忠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肿胀、发颐、口渴、气血凝滞、脉弦数、麻疹、病后、聚、汗出不畅、舌红少津、余毒未清、恶寒发热、舌尖红、苔薄黄、腮腺炎、脓毒、寒热、汗毒、纳呆、尿赤、热毒、伤寒、粘稠、纳少、痛、
【内容】
李某,男,6岁。
初诊:1979年1月25日。
主诉及病史:麻疹后5天发现左颐颌部肿胀,开口困难、疼痛,伴微恶寒发热、纳呆、口渴尿赤。
诊查:左颐领部轻微肿胀约2cm×2cm,皮色正常,压迫局部在第二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有粘稠分泌物溢出,体温39℃(肛表),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发颐(化脓性腮腺炎)。麻疹后余毒未清,结聚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处方:大青叶9g银花9g野菊9g花粉9g板蓝根10g地丁草15g公英6g黄芩6g防风3g荆芥3g苍耳子6g天葵子9g
外敷:金黄膏、皮硝、五枢丹。3剂。
二诊:全身寒热已清,颐颌部肿胀稍减,口渴,小便灼热黄赤,舌红少津,脉弦数。守上方去荆芥、防风,加炒山栀6g、赤芍6g,再进药3剂。外敷药同上。
三诊:颐颌部肿胀已消退,张口自然,但仍口渴,纳少。此为病后脾阴亏损,故以调养脾土为治。
处方:花粉9g怀山药9g麦芽9g野菊9g银花9g连翘9g沙参9g服上方药3剂而愈。
按语:发颐又名“汗毒”,因发于颐颌之间,故名发颐。主要是由伤寒或温病后汗出不畅,以致余邪热毒不能外达,结聚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病势较为严重。本病初起当以消散为主,若脓已成者,内治则宜托毒透脓,外治则应及时切开引流,否则脓毒横溢,往往出现逆证。溃后先用八将散药线引流,外敷金黄膏,脓净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收口;本病口腔粘膜常有脓液渗出,故可令患者用盐水漱口。禁食辛、辣、酸、荤及鱼虾之类食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