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脱肛、虚、久病、肠风下
【医家】王怀义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瘀、脱肛、虚、久病、肠风下血、气虚血瘀、老年、舌有瘀斑、发热头痛、湿热下注、中气下陷、脉弦缓、出血、舌脉、苔白、瘀血、愈后、舌暗、
【内容】
侯某,男,58岁,山西太原人。
初诊:1980年3月12日。
主诉及病史:脱肛52年,何病致脱,已无从回忆,从记事日起,每便则脱,便后自复,每于就医即服补中益气汤,虽有小效,也未根除。去年因患湿热下注,肠风下血之后脱肛加重,有时难于自复,伴有小便难禁。
诊查:肛肠外脱,未见出血。舌暗苔白,有3个瘀血斑,脉弦缓。
辨证:中气下陷,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化瘀,补中升阳。
处方:补中益气化瘀汤。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0g升麻10g柴胡10g当归12g红花10g水蛭9g枳壳15g甘草10g土元10g
二诊:3月18日。上方连服5剂,肛门不脱,小便也能自禁。稍感腰困,舌脉同上。再照上方去枳壳,加川断20g、覆盆子20g、羌活8g,服5剂,以巩固疗效。
追记:患者有小恙即来求诊,一次发热头痛来诊,询知小便如常,肛也未脱。自此愈后,再未来诊。
按语:少年脱肛是血气未充,“老年脱肛是气血已衰”。脱肛之病常涉及脾肾,益气升阳、补肾固脱是为常法。治之大法不出“下者举之、升之、固之”。此患者初病从少、至壮、气血渐充,虽脱而不甚,用补中益气法后,虽效不除,老年又患肠风下血之后,元气不支,脱而不复,此谓久病必虚,久虚必瘀,夹之舌有瘀斑,气虚血瘀无疑。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党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脾健胃;升麻、柴胡协参、芪以升举清阳,升提下陷之气;当归补血和营;枳壳易陈皮疏理气机;可使补而不滞;红花、水蛭、土元合当归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则奏益气化瘀、升阳补中之功,使虚者得补,瘀者得化,陷者得举,补中有行,行不碍虚,气行血活,何患久病之不除。按语:本案用补中益气汤与活血化瘀同用,是补中有活,化瘀有益于补气,治疗脱肛每用多验。久虚则瘀者,有碍于气行,也有碍于血活,故所治久病当从瘀论治。50年脱肛,5剂药得愈,故特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