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温、痰、汗出、昏迷、不思

【医家】廖浚泉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风温、痰、汗出、昏迷、不思饮食、舌苔薄腻、热未尽、苔薄腻、舌质红、脉浮数、发热、烦躁、高烧、口臭、鼻衄、气喘、润肠、食积、食少、痰热、外感、无汗、小儿、脉缓、郁、喘、
【内容】
杨某,男,2岁半。
初诊:1963年2月12日。主诉及病史(其母代诉):患儿昨夜突然高烧,身如燔炭,气喘无汗,远道而来请余急诊。
诊查:量其体温40.4℃,昏迷惊惕,不思饮食,面赤烦躁,舌质红苔薄腻,脉浮数而滑。
辨证:此乃外感风温,兼肺胃伏热,恐热炽生风。
治法:急拟疏解表邪兼清里热之剂。
处方: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2g甘草3g瓜蒌仁6g桑皮6g黄芩5g淡豆豉6g葱白2寸猴枣散1瓶(分2次兑服)
二诊:服药后汗出,发热减退(体温37.7℃),鼻衄口臭,食少欲呕,腹鸣,大便2日未行,舌苔薄腻而黄,脉缓滑。系表邪已解,里热未尽,食积痰滞,中焦不化。拟方以温胆汤化痰导滞,加黄连、栀子清解里热,藿香梗、麦芽、焦楂芳香和胃,消食导滞,更加秦艽、郁李仁润肠通便。药后大便通畅,诸症痊愈。
按语:风温一病,系“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的一种新感症。本例患儿由于风温夹痰热互阻肺胃,肃降之令不行,阳明之热内炽,已现昏迷惊惕,热甚生风之象。本《内经》“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旨,以麻杏石甘汤加葱豉、黄芩、瓜蒌、桑皮等加强辛凉解表、清肺平喘之力,并用猴枣散化痰而镇惊,故服之而热退。第二方药服之则里热解,腑气通,病霍然而愈。说明小儿体温虽高,只要审证用药精当,收效亦速。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