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肝风、头目眩晕、压痛、

【医家】许履和
【出处】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关键词】痛、肝风、头目眩晕、压痛、低热、肿块、头痛、头晕耳鸣、午后低热、脉细而数、饮食减少、舌苔薄白、余邪留恋、余邪未尽、肝气不舒、风热外侵、恶寒发热、寒热头痛、热未尽、夹喉痈、脉细弦、舌苔白、心悸、不解、肿痛、胀痛、发热、胀闷、月经、肝火、少寐、咽痛、咳嗽、下午、脘闷、脉弦、皮疹、丘疹、肿胀、嗳气、寒热、郁、
【内容】
杨某某 女,46岁。
初诊;前五天先是后项疼痛,继而在颈肿胀疼痛,寒热头痛。血查白总分12600/立方毫米,中性84%,经服穿心莲及黄连粉等中药,未见动静。
刻查左侧结喉之旁有5×6厘米之肿块,质地石硬,皮色潮红,灼热疼痛,并有小丘疹(由热敷后引起),波动不明显;咽喉充血,扁桃腺不肿大,舌苔薄白,脉细而数。全身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吞咽时咽喉感到疼痛,口中干,饮食减少,不咳嗽。
谅由风热外侵,络脉失和,营气不从,逆于肉里,而生夹喉痈;病经五日,发热不解,恐其酿脓。兹拟疏风清热,用牛蒡解肌汤加减。适值经来,治宜兼顾。
(1)黄连油膏纱布加青敷药,敷左颈部,一日一换。
(2)
夏枯草10克 净连翘10克 牛蒡子10克 荆防风各6克 紫地丁15克 半边莲15克 桔梗3克 薄荷后下10克 当归6克 丹皮参各10克 川贝粉分吞3克
2贴
二诊:经内外并治之后,局部肿痛已减,寒热渐退,头痛、咽痛亦缓解,经行通畅,量不过多,均属好转之象;惟患处余肿不消,仍有压痛,午后低热(体温37.3℃),头目眩晕,日中干苦,纳食无味,左鼻孔晨起有血涕,后项尚牵强不适,舌苔白而微黄,脉细弦带数。据此见症,还系风热未尽,肝风上旋之局。前法佐以熄风。
(1)局部用药同上。
(2)
连翘10克 牛蒡子10克 夏枯草10克 荆防风各3克 桔梗3克 紫地丁15克 滁菊6克 丹皮参各10克 钩藤10克 炒当归6克 川贝粉分吞3克
2贴
三诊:肿块明显缩小(2×3厘米),疼痛亦定;但压痛尚存在,皮肤浅表还有一小块皮疹未消,月经已净,腹不胀痛,下午仍有低热(体温37.3℃),口中干苦,头目眩晕减而未止,肩项牵住不适。头部尚感疼痛,胃纳不馨,脘中胀闷,嗳气频仍,脉弦转和,苔化未净。此余邪未尽,肝风上旋,肝气不舒。再拟清余邪,熄肝风,疏肝气,续望应手。
(1)局部用药同上。
(2)
连翘10克 牛蒡子10克夏枯草10克 紫地丁15克 珍珠母先煎18克 丹皮6克 桔梗3克 炒滁菊6克 制香附10克 川贝粉分吞3克 钩藤10克 白蒺藜10克 青陈皮各5克
4贴
四诊:余肿将消,低热告退,舌苔渐化,脉亦转和,病情已入坦途,惟后脑有时尚痛,头晕耳鸣火升,心悸少寐易汗,脘闷暖气,口中干苦。还系余邪留恋,肝火肝风上升,气机失和所致。拟方再为调理。
(1)金黄膏,敷左颈部,一日一换。
(2)
丹皮6克 夏枯草12克 紫地丁12克 蛤黛散12克 黄芩5克 牡蛎24克 川郁金6克 小青皮5克 朱茯神12克 天花粉10克 钩藤10克 杭菊6克 川贝粉分吞3克
3贴
(《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