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肾气不足、不孕症、痰

【医家】蔡小荪
【出处】蔡氏妇科流派临证精粹
【关键词】月经、肾气不足、不孕症、痰、虚、精血不足、痰湿阻滞、体温下降、大便不爽、月经前后、全不产、苔薄白、脉细弦、盆腔炎、寒滞、带下、不孕、脉平、脉弦、目眩、口干、气虚、白带、舌绛、早孕、肾虚、苔薄、头痛、下气、血虚、腰酸、阴虚、舌红、痛、积、瘀、
【内容】
李某,女,33岁。

初诊 2003年1月7日 。

原发不孕7年。婚7年,未受孕,经期尚可,经行腹微痛,临前乳胀,头痛或左或右,带下量中,色白,平素无不适,月经史:15,4~7/28~30 0-0-0-0 舌红,苔薄白,脉细弦。去年HSG提示:双侧输卵管伞端周围粘连,包裹不通,盆腔炎症所致,基础体温具体不详,男方精检正常。中医诊断为全不产。素体肾气不足,肾气不足,胞脉失养,精血不足,络道失养而欠畅。治以育肾通络。


云苓12g 大生地10g 山甲片10g 路路通10g
降香片3g 怀牛膝10g 麦冬12g 淫羊藿12g
巴戟天10g 肉苁蓉10g
7剂。

二诊 2003年1月28日。

末次月经:1月12日。时逾中期,基础体温未升,舌绛,脉弦,再拟育肾调理。
云苓12g 大生地10g 路路通10g 麦冬12g


淫羊藿12g 巴戟天10g 肉苁蓉10g 鹿角霜10g
仙茅10g 川断12g

12剂。

三诊 2003年2月11日。
经期将届,基础体温下降,余无所苦,口干,脉平,苔薄质红,拟调冲任,经来时服。
大生地10g 路路通10g 怀牛膝10g 炒当归10g
川芎6g 白芍10g 制香附10g 川石斛10g
延胡索10g
7剂。
如此顺应周期调理9月,末次月经7月21日,9月2日复诊:月经过期,查尿HCG:阳性。诊断:早孕。已痊愈。

【疑难解惑】
问:治疗不孕症为何用周期疗法?
答:古有“调经种子”之说,我认为调经是成孕致育的先决条件,而调经之道,在于详审月经周期节律,根据不同时期阴阳相交生理特点,进行适时适当治疗。在长期临证治疗中我创立了一整套妇科病审时论治的学说和方法。提出了月经周期的四期生理特点和调治思路,认为月经以肾气为主导,受天癸调节,又在肝藏血调血、脾统血化血、心主血、肺布血的协同作用下,冲任气血相资,胞宫出现虚而盛而满而溢而虚的月经周期,并随着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而出现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的变化。月经期(经水来潮至经净):凡经期、经量、经色及经味异常均可在此期调治,常用疏调、通下、固摄诸法;经后期(经净至排卵前):是调经、种子、消癥的基础阶段,当补则补,当泻则泻,从而治之;经间期(排卵期):此期亦称“絪緼期”或“的候”,若交接合时有受孕可能,治疗以促其阴阳转化为宗旨;经前期(排卵后到经潮前):治疗以维持肾气均衡为原则,此时,又是调治月经前后诸疾及经期诸疾的关键时期。在不孕症治疗中,应该顺应各期生理特点,所以我采用“育肾助孕周期调治法”,即月经期以理气调经之“四物调冲汤”加减治疗;经后期以育肾通络之孕I方加减治疗;经间期及经前期以育肾培元之孕Ⅱ方加减治疗。
问:育肾助孕周期调治法的基本方有哪些药物组成?
答:孕I方:云茯苓12g、大生地10g、怀牛膝10g、路路通10g、公丁香2.5g、制黄精12g、麦冬10g、淫羊藿12g、石楠叶10g、降香片3g。孕Ⅱ方:云茯苓12g、生熟地各10g、仙茅10g、淫羊藿12g、鹿角霜10g、女贞子10g、紫石英12g、巴戟肉10g、麦冬12g、山萸肉10g。四物调冲汤:炒当归10g、川芎6g、白芍10g、生地10g、制香附10g、丹参10g、柴胡5g、怀牛膝10g。


问:孕I方、孕Ⅱ方有哪些常用加减?
答:孕I方,如络道阻塞者加当归、川芎辛香活血,下通血海;增皂角刺、山甲片,前者辛温锐利,后者气腥走窜,贯通经络,透达关窍;寒滞者加桂枝,辛温香窜,通阳祛瘀,温经通络;痰湿阻滞者加制南星,下气散血,除痰攻积;白芥子辛温,利气豁痰;月季花佐上药以活血调经通络。孕Ⅱ方,如兼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血虚者加黄芪、当归,兼阴虚者加炙龟甲;腰酸者加杜仲、川断,狗脊择用;目眩者加枸杞子;大便不爽者可加肉苁蓉、麻仁;大便不实者加菟丝子;白带较多者加蛇床子、海螵蛸;肝肾虚损、下元衰惫者加紫河车。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