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痰饮、喘、气阴两虚、舌

【医家】黄吉赓
【出处】上海名老中医医案精选
【关键词】痰、痰饮、喘、气阴两虚、舌暗红、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咳嗽、纳可、哮、郁、痰饮内阻、肺阴不足、脉弦滑、脉虚弦、苔薄腻、胃溃疡、苔薄、咳喘、肺热、喘促、阴虚、吐、虚、
【内容】
姚某,男,72岁。初诊2008年10月25日。


主诉:反复咳嗽、喘促3年,加重半年。

患者咳嗽、喘息3年,近半年来加重,因而来诊。患者既往有胃溃疡史,2001年胃大部切除。
现症:间断咳(+),无咽喉不适,痰(+),每日10余口、中、白黏泡、欠畅,慢步则喘(++),无哮鸣,纳可,口微干饮不多、喜温,但畏热,舌暗红,苔薄腻微淡黄且干,中裂,脉虚弦滑。

中医诊断:喘病。


西医诊断: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
辨证:气阴两虚,肺失宣肃。

治法及方药:益气养阴,平喘定哮。

太子参15g 麦门冬15g 茯苓15g 射干15g 炙麻黄3g 南沙参15g 紫菀15g 款冬花10g 半夏15g 泽漆20g 枳壳9g 桔梗9g 甘草9g 丹参30g 郁金15g 莪术15g 白术15g 柴胡10g 黄芩10g 鸡内金15g 沉香粉3g(分吞) 炙苏子10g 前胡10g 桃仁10g 杏仁10g 黄连3g 吴茱萸1g 海螵蛸15g 14剂

二诊咳喘均减,痰(±)亦减少,每日6口、中、白黏泡、咯吐欠畅,纳可,舌暗红、稍胖,苔薄微黄且干、中裂,脉弦滑。
原方加生地12g、石斛15g。续服14剂。

药后诸症均减。
【按语】患者年老,脏腑亏虚,病程近3年,痰饮病日久,津液耗损,可出现气阴两虚,并有痰饮内阻之候,此乃“阴虚痰饮”证。根据“金水相生相损”的机制,肺阴不足可进一步造成肾阴亏损,而形成肺肾两亏的情况。故本方治拟攻补兼施,以麦门冬、沙参养胃阴,太子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化痰,射干、麻黄开肺气,柴胡、黄芩清肺热,半夏、泽漆消化痰饮,佐以桔梗、枳壳宣畅气机,沉香、苏子理气化痰,丹参、郁金调理气血,黄连、吴茱萸、海螵蛸、鸡内金抑酸护胃。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