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呕吐、胀满、郁、虚、痛
【医家】张汝伟
【出处】临症一得
【关键词】吐、呕吐、胀满、郁、虚、痛、湿、肝脾不和、头晕心悸、肝气上逆、脾阳不振、脉濡弦、水饮、伤阳、舌胖、反胃、湿痰、中气、痰水、痰饮、下午、积、痰、
【内容】
蒋右,年五十四,苏州。肝脾不和,食入不运,隔一二小时,即大吐不止。每至下午,则腹更胀满,自腰以下,撑痛难忍。上则头晕心悸,大便时坚时溏,小溲少,病已年余,诸药无效。此脾阳式微,肝气上逆,《金匮》所谓有留饮而上逆之证。直温中运脾,疏肝流气,尤以先止呕吐为第一要务,用戊己加味法。
细桂枝五分 炙甘草八分 乌梅炭 春砂仁各一钱 淡吴萸六分 小川连四分 小温中丸包 冬瓜子皮 大白芍 炙鸡金云茯苓各三钱 仙半夏 炒泽泻各二钱 姜竹茹钱半
二诊:留饮积于脾胃,上泛则吐出痰水,每日夜,有数面盆之多。其气只上逆而吐,不能不化。所以溲少便坚,脘中至腰,胀满而痛,总由肝气过旺,而心阳衰弱,脾阳不振,有如满天云雾,蔽日而遮天,投戊己加减法后,诸症较减,体觉略适,进一步用理中安胃法。
上肉桂四分 乌梅炭 炙甘草各八分,同打 淡干姜八分小川连八分,同打 云茯苓三钱 淡吴萸六分,同打 车前子包沉香曲包 姜半夏 福泽泻 枳实丸包,各三钱 广郁金青陈皮炒,各钱半
三诊:连进理中安胃之剂,呕吐已减七八,满腹抄响,水声汩汩,胃气仍呆,今既病象有能动之机,应进为深入虎穴,一劳永逸之图。
上交趾桂四分,饭米为丸药汁吞服控涎丹包,一钱 金铃皮 制香附 青陈皮炒 广郁金 旋复花包 姜竹茹各钱半 真新绛七分仙半夏 炒泽泻各二钱 代赭石先煎,五钱
本证始末:蒋女士,娴文墨,通医理,苏州孝廉张淑鹏,设养济堂,为伟之忘年交。蒋与张属亲家,荐余诊治。其诊五次,服第三方后,大便通,泄水甚多,日久宿恙,一旦霍然,以后仅二陈竹茹等疏化而已。
方义说明:痰饮之证,千变万化,此证根源,在肝旺阳衰。第一方,所以用甘酸化阴,辛苦泄热,以图止呕,内用小温中丸,有针砂一味,能治黄通便,第二方,加入肉桂干姜,助阳气以化水饮,第三方,注重控涎丹一味,泄水下行,金铃皮、香附等,和肝理气,肝一平,则波浪不起,所以能收全功,惟真猩降一味,近不采用,伟诊病时,药铺尚备,近则不有,功效甚微,可以不用,故特说明之。
尉迟左,年四十八,武进。面色清癯,中阳式微,痰湿上泛,胃纳不运,入谷即吐,胸中漾漾,二便均少,舌胖,苔布白而苍,脉濡弦而不耐按,阳气衰极,湿痰冲斥,用理中合旋复代赭法加减治之。
淡附片二钱 淡干姜四分 上肉桂二分小川连二分,二味研末米饭丸吞服 淡吴萸六分 杭白芍三钱,同炒。白芥子一钱 旋复花包,钱半 煅代赭五钱 补骨脂盐水炒云茯苓各三钱
二诊:寒饮反胃,进前理中法二剂,呕吐已平,胃纳略进,胸中较爽,但中气尚虚,阳难遽复,难免再事猖獗,小溲仍少,脉来双弦,饮之确症,宜仍前意,复入通阳之法,俾一鼓而平之。
台参须一钱 杭白芍三钱 川桂枝一钱,同炒上交趾桂三分,饭米丸吞 薤白头白酒炒 赖园红炒各钱半 半贝丸包栝蒌仁姜汁炒 车前子包 益元散包,各三钱 淡附子二钱 生姜三分
本证始末;尉迟君系东棋盘街和昌盛号经理。平素常服珠粉,以为清肺而美姿容,殊不知枳寒伤阳,此次来势颇剧,面色惨淡,气息急促,共诊三次,此一二诊方也。得能全愈,洵属快事,从可知无病而多服药者,为不智。
方义说明:此方着眼处,第一方虽用理中法,而不用参、恐助其湿也,附桂姜吴萸之外,而再加补骨脂者,即无阴则阳无以化之理,旋复代赭之降气平逆,川连、白芍之疏肝和胃,在所必用。复诊用参,经过一番搏战,其气必虚,故藉参之力,以运行药力也。通阳之品,薤白、栝蒌最妙,下佐以车前、益元,异其出路也,立方用意,必精密顾到,无不取效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