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喘、咳痰、吐、舌质暗红

【医家】黄吉赓
【出处】上海名老中医医案精选
【关键词】痰、喘、咳痰、吐、舌质暗红、苔薄黄腻、阵咳、痰热壅肺、咯血、脉细、胸闷、痰热、郁、有齿印、脉细滑、口干、肺痈、脾虚、畏风、胃病、消积、积、湿、哮、痈、瘀、
【内容】
水某,男,45岁。初诊1994年4月22日

主诉:反复咳痰30余年,加重2月余。

患者反复咳痰史30余年,间断咯血20余年,近2月来阵咳、咳吐黄痰加重,伴腥臭味,无咯血,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其效不显,因而来诊。患者无胃病史。
现症:阵咳,痰日均20余口(++)、大、色黄、黏稠、咯吐不畅,平步则喘,无哮鸣,胸闷较甚,纳欠佳,口干饮不多,大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滑。
中医诊断:肺痈。

西医诊断: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辨证:痰热壅肺,清肃失司。


治法及方药:清化痰热,宣肃肺气。
柴胡30g 黄芩30g 竹沥半夏15g 金银花15g 连翘15g 冬瓜子15g 紫菀15g 枳壳9g 桔梗9g 生甘草9g 射干15g 炙麻黄3g 郁金10g 炙鸡内金10g 生谷芽15g 生麦芽15g 7剂

二诊服药5剂后,咳痰减少,胸闷显减,阵咳,痰每日约10余口(+)、小、色白黏、咯吐欠畅,喘如前,纳欠佳,口不干,大便偏烂、日行1次,畏风。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
守上方加太子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再进7剂。
三诊咳痰续减,少咳,痰日均4~5口、小、白黏、难咯,纳平,口微干,喜温饮,大便质烂,日一行,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边有齿印,脉细。

太子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甘草9g 陈皮10g 制半夏15g 紫菀15g 柴胡15g 黄芩15g 射干15g 炙麻黄3g 生薏苡仁15g 熟薏苡仁15g 炮姜炭5g 焦神曲15g 7剂

药后诸症减轻。

【按语】患者病程绵长,30年来屡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其效不显,呈逐年加剧之势,治疗颇为棘手,因患者咯吐黄痰,且带有腥味,当按痰热壅肺论治,宜投入大剂量清热化痰之剂,以顿挫其势,方选和解清化方(即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加减)加减。方中柴胡、黄芩祛邪疏表,清热透邪,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冬瓜子化痰消痈,紫菀、竹沥半夏化痰止咳,枳壳、桔梗、生甘草宣上通下,通利肺气,射干利咽喉,炙麻黄止咳平喘,郁金活血化瘀,炙鸡内金、生谷芽、生麦芽消食化积,调理脾胃。二诊前法奏效,痰热渐化,继以清热化痰再进,因子病及母,故拟前法参入太子参、白术、茯苓三味以健脾化痰。三诊脾虚之体,余邪未清,予健脾化痰佐以清化平喘。故拟以六君子汤健脾益气,紫菀化痰止咳,射干利咽喉,炙麻黄止咳平喘,柴胡、黄芩清热和解,生薏苡仁、熟薏苡仁渗湿健脾,炮姜炭温中止泻,焦神曲化食消积。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