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瘀、气阴两虚、脾肾阳

【医家】南征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消渴、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下肢麻木、多饮、脾虚、气虚、痛、积、聚、湿、脾失健运、气滞血瘀、阴虚燥热、肢体沉重、脾肾两虚、口干渴、大便干、苔白腻、瘀血、乏力、痰浊、积聚、浸淫、脉沉、伤阳、尿频、神疲、消瘦、厌食、心火、口干、痰、
【内容】
高某,女,48岁,干部。
初诊:2001年5月8日。
主诉及病史:消渴病病史5年。
诊查:症见口干渴,厌食,体倦,肢体沉重,四肢发冷,双下肢麻木,冷痛,尤以腘窝明显,尿频,每晚小便6~7次,色黄,大便干,睡眠尚可。舌质隐青质胖嫩,苔白腻,脉沉。血压:13.3/9.3kPa,尿常规:尿酮(++),尿糖(++),空腹血糖16.9mmol/L,果糖胺3.8mmol/L。
辨证:脾肾两虚、瘀毒内聚。
治法:解毒祛瘀,温肾助阳,健脾祛浊。
处方:桑枝15g黄芪10g黄连10g玉竹20g大黄10g肉桂10g小茴香10g土茯苓100g陈皮10g地骨皮20g淡竹叶20g菟丝子20g丹参20g 6剂。如前法服用。5月15日复诊,自诉诸症减轻,无明显口干、多饮症状,下肢麻木疼痛减轻,身体不觉沉重,夜尿1~2次,尿常规示尿糖、尿酮均为阴性,空腹血糖12.5mmol/L,于上方加金银花20g,再服6剂巩固疗效,症状明显缓解,查血糖7.8mmol/L,果糖胺2.8mmol/L,尿酮(-),尿糖(-),继续服上方6剂,查血糖6.8mmol/L,尿酮(-),后以调理消渴本病为主,一直未再出现酮体。
按语:从中医角度考虑,酮体是因消渴病患者病久脾虚不能生化气血、鼓舞正气,导致各种病理产物堆积,痰、瘀、浊互结蕴毒,水精代谢失常而致。消渴病患者大多具有神疲、乏力、日渐消瘦等正气虚弱之象,其证是因脾失健运,精气不升,生化无源之故。其人虽多饮多食,但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血中之精(糖)不能输布,积蓄过多则为邪毒。日久毒入络脉,邪伤阳气,渐至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脾肾阳虚,痰浊中阻等证候。因此,消渴酮症患者在本为正气虚弱,精微不布;在标为湿浊,瘀血搏结蕴毒。病久,瘀浊之毒不能及时化解或排除,积聚体内,邪毒聚生,损害散膏,浸淫三焦,气血循环瘀阻,水精代谢失常,毒性因子(酮体)从代谢畸路滋生,损伤脏腑,使毒愈盛,邪愈强。治疗时应标本兼顾既扶正气,又祛邪毒,并兼顾消渴本病特点。如文中所举患者为脾肾阳虚,瘀毒搏结,治疗时以玉竹、地骨皮、黄芪针对消渴本病“气阴两虚”的特点以滋阴益气生津;菟丝子、陈皮、淡竹叶健脾温肾,渗利水湿;桑枝、土茯苓、丹参活血通络解瘀毒;大黄、黄连苦寒泄热祛心火;并佐以小茴香、肉桂温运中焦阳气。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解毒化瘀祛浊,健脾温肾益气之功。服6剂药后瘀浊已祛大半,再加金银花借清热解毒之力,共服12剂后正气复,邪气除,酮体消,则可调养消渴本病。另外在治疗消渴酮症过程中,必须坚持一条原则,即:不可忽视对消渴本病的治疗,不能舍本逐末,滋阴清热大法应一直贯穿治疗始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