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疽、腹胀、胁痛、寒湿、乏
【医家】
【出处】中医内科急症医案辑要
【关键词】黄疽、腹胀、胁痛、寒湿、乏力、肝炎、身困、脉弦、纳呆、口干不欲饮、精神不振、体倦乏力、畏寒肢冷、肝郁气滞、巩膜黄染、肝阳虚、脉弦细、舌淡红、厌油腻、苔白腻、臌胀、低烧、恶心、腹满、瘀血、阴黄、目黄、头晕、尿赤、倦怠、劳累、便溏、尿少、肢冷、湿、瘀、郁、痛、
【内容】
阳气衰微,寒湿内盛(亚急性肝坏死)
倪××,男,33岁,干部,目黄胁痛四个月。
病史:1971年患急性黄疽型肝炎,经治疗已愈。于四个月前因工作劳累,饮食不当,引起恶心腹胀,厌油腻,体倦乏力,间断低烧,巩膜黄染。当地医院按“急性黄疽型肝炎”治疗,但疗效不佳,黄疽指数持续上升,病情加重,邀余会诊。
现症:不思食,口干不欲饮,身困乏力,胁痛肢冷,腹满?胀,辗转不适,便溏尿赤。
检查:巩膜及皮肤均黄染,色晦暗,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肝区浊音界明显减少。脾可触及。肝功能检查:黄疽指数90单位,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0单位,血清谷丙转氨酶500单位。大便隐血(++),血小板6万/立方毫米。脉弦细,舌淡红,苔白腻。
诊断:阴黄,臌胀(亚急性肝坏死)。
辨证:肝郁气滞,经脉瘀血,阳气衰微,湿从寒化。
治则:温化寒湿,理气活瘀。
处方:制附子9克干姜9克肉桂3克茵陈4.5克白术9克甘草6克巴戟天9克肉苁蓉9克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30克砂仁9克郁金9克田三七粉3克(冲服)
上方服十剂,饮食增加,黄疽消退,肝区痛减,下肢转温,仍胃满尿少。宗上方去砂仁、田三七,加白芍18克、川厚朴9克、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9克,泽泻15克
服十五剂,黄疽退净,余症悉减,小便量增多,但身困乏力,精神不振,仍宗上方加黄芪18克,去焦三仙。连服两月,肝功能检查均正常。随访一年,身体健康,并坚持工作。
(《河南省老中医经验集锦》)
按:本案重在培土补肾,实着眼于肝。肝主春生之气,其德敷和,其政舒启。肝之春生之气升,则脾阳升,一身之气方能勃勃生机。惜俗囿于“肝无补法”,泻肝伐肝者多,补肝益肝者寡,而明补肝阳、补肝气之理者更寥若晨星。昧者见胁痛、腹胀、纳呆、懈怠、脉弦者,动辄琉肝理气,清热泻肝,执以为常,初生之气何堪戕伐?致轻者重,重者殆。欲春生之气升,必赖肾阳之温煦,脾阳之荣荫,故方中补肾培土实着眼于肝之清阳升发。
肝阳虚的特点,常见有头晕、腹胀、倦怠、纳呆、畏寒肢冷等,脉弦而不任重按。诸证之中,以脉为关键,明彻此理,则不蹈徒执开破之复辙。此案道理当细心揣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