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火、温邪、苔薄、舌红、舌

【医家】董廷瑶
【出处】董廷瑶医案
【关键词】泻火、温邪、苔薄、舌红、舌苔薄润、大便干涩、小便短少、脉象细数、抽搐、高热、颈强、颈软、口噤、脉数、便闭、实热、肢冷、嗜睡、暑温、苔润、无汗、胸满、乙脑、舌绛、痉、
【内容】
郑某某 男,2岁。
1965年7月29日初诊:患儿高热38.5~39.4℃已有三天,肢冷无汗,颈强抽搐,时有嗜睡,神志尚清,便闭五天,腹部微满,舌苔薄润,脉象细数。西医诊断为乙脑。是为暑温邪热内结,亟须清解泻火,开门逐盗。
处方:
银花9克 西香藿3克 西锦纹6克 元明粉4.5克冲 鲜佩兰12克 连翘9克 黑山栀9克 大青叶9克 钩藤6克 益元散12克荷叶包 一剂
7月30日二诊:便通五次,腹已柔和,小溲尚通,颈软搐减;但热度仍高,舌红脉数。温邪初得出路,其势尚炽。再以清火解毒。
处方:
生石膏30克 知母6克 大青叶9克 鲜竹叶50片 连翘9克 川连1.8克 鲜青蒿12克 银花9克 益元散12克包 一剂
7月31日三诊:热势较松(38.5℃),便下五次,睡时惊惕,舌绛苔薄。温邪未消,病势犹重。再以泻火清热,祛除邪毒。
处方:
银花9克 淡黄芩6克 黑山栀9克 益元散12克包 川连2.4克 连翘9克 大青叶9克 鲜竹叶50片扁豆花4.5克 紫雪丹0.9克化服 一剂
8月1日四诊:热退惊平,便下亦和,舌红苔润,续进清泄。
处方:
连翘9克 银花9克 淡黄芩4.5克 川石斛9克 川连1.8克 桑叶9克 知母6克 淡竹叶4.5克 大青叶9克 六一散12克荷叶包 二剂
8月3日五诊:诸恙均和,形神亦振,唯小便短少,大便干涩,苔薄而干,是温热伤津之故。病差当予清润调理。
处方:
元参9克 瓜蒌仁12克 火麻仁12克 知母6克 炙草3克 炒谷芽9克 麦冬9克 大生地12克 川石斛9克
二剂
药后病愈出院。
按:病孩症起三天,已见实热里结,可见暑温传变急骤,邪毒正盛,故即予通腑泻火之剂。昔贤喻嘉言谓:《金匮》治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乃死中求生之法也。服之邪毒初得通泄,其猖獗之势顿挫。二、三诊时,先予白虎加味,继之黄连解毒,均以清气泄热、解毒化暑为主。其后邪势大衰,病情遂入坦途,治方逐渐转为清润滋养而愈。(《幼科刍言》)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