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水肿、水饮、气促、胃病
【医家】恽铁樵
【出处】恽铁樵医案
【关键词】虚、水肿、水饮、气促、胃病、肿胀、聚、动则气促、气机郁滞、舌根苔黄、正虚邪实、舌剥、脉微、脉缓、肝病、腹胀、气急、积、
【内容】
朱太太 一月十九日
脉硬,气促鼻扇。肺不行水,水肿见证毕具。法当下,若虚象见,则当补益,但此病难治,例无十全,勉拟重剂,如十枣、大陷胸法。
大戟4.5克,陈皮4.5克,归身9克,甘遂0.6克(研,入煎),芫花4.5克(炒黄),姜夏4.5克,赤猪苓各9克,地肤子3克(炒),甜葶苈2.1克(隔纸炒黄)。
【按】水肿而见气促鼻扇者,为水饮泛溢之证。其水饮上溢胸脘,影响及肺,肺失肃降,故见气急。其病情较急,急则治其标,峻逐其水邪,故方以大戟、芫花峻逐水饮,更加葶苈子以泻肺逐水;加用归身、姜夏、赤苓、猪苓,除加强利水之功外,复有顾护正气之效,此用取效于十枣汤之意。
二诊 一月二十四日
皮下聚水,病势已入危境。前药能受,法当继进。脉象、舌色均见热象,不适即因此,勉拟再攻。
红芽大戟4.5克,苦杏仁12克,甘遂0.6克(研打后下),木通2.4克,炒芫花4.5克,地肤子3克(炒),赤猪苓各9克,大红枣十枚,甜葶苈2.4克(隔纸炒黄)。
此药用黄土二三斤,先煎汤澄清,去滓入药,煎极浓去渣,入大红枣十枚,煎数十百沸,入甘遂末,连枣肉频服。
【按】患者皮下聚水,示病情深入。前药峻逐水饮,患者尚能耐受攻伐,故此处仍宗前法治疗。本诊药物用黄土二三斤先煎汤,澄清去滓,入药煎极浓,入大红枣十枚,煎数十百沸,入甘遂末。其于攻邪之时,兼顾正气之法跃然纸上。如是大剂,药后不适,当是药效的作用。
三诊 一月二十六日
脉已软,略见虚象。前药碍,难继进。舌色甚绛,培土制水亦在可商之例。拟养血为主。
归身12克,炙草1.8克,云、猪苓各9克,木通2.4克,杏仁9克,炙苏子9克,白芍9克,姜夏4.5克,土炒白术4.5克。
【按】水肿之证,不可久攻。前已再用峻逐水饮之法,恐伤正气,故此处使用养血以扶正气之虚。
四诊 二月五日
腹已软,肿亦渐消,尚余十之一二,舌剥,溲多。病有转机,最好者气已不急。惟脉尚嫌硬,此层未可乐观。拟大剂真武以善其后。
制附块6克,淡吴萸3克,云苓18克,姜夏6克,杏仁12克,苡仁12克,焦白术6克,灶心土60克(先煎)。
【按】患者腹已软,肿渐消,尚余十之一二,其效较为显著。究其原因,乃峻逐水饮方药之作用,并非补益之功能。溲多,气不急,故拟真武以温阳利水,以缓药利水,标本兼治。然本病病情较重,故仍当视用药后之病情变化,而判断其预后,故云“未可乐观”。
五诊 二月九日
肿退未净除,尚余十之一二,虚甚再攻已不能胜,而病根尚在。丸尚须继服,一面补益,肿退净尽,丸乃可除。
制附块3克,吴萸1.8克,归身9克,云、猪苓各9克,潞党3克(土炒),大生地9克(土炒),焦白术3克(土炒),海南子2.1克(切),杏仁12克,炒枣仁9克,姜夏4.5克。
【按】水肿虽未尽退,但病已退八九,且经峻逐水饮之后,正气已虚,水饮仍存。此时不可峻攻,故转而使用攻补兼施之法。“丸尚须继服”,是言当服二诊之处方以利水,同时使用真武汤以温补肾阳。
六诊 二月二十日
虚甚,亦热甚,肿退净,脉微软。丸须继服,转是辛温,不能继进,为难。
焦白术6克(土炒),归身9克,陈皮4.5克,海南子2.4克(切),杏仁9克,远志2.1克(炙,去骨),姜夏4.5克。
七诊 二月二十五日
病已退,虚甚。非补不可,拟生料归脾丸。
潞党4.5克,焦白术4.5克,炙草2.4克,木香1.8克,龙眼肉十粒,云苓9克,姜半夏4.5克,陈皮4.5克,炙芪6克,远志1.2克(炙,去骨)。
八诊 三月四日
水肿已除而虚甚,腹部常气胀,脉不甚调,较病时软多。此病惧其再作,拟交感丸主之。
九制香附9克,抱茯神乏钱,焦白术3克,陈皮3克,姜夏4.5克,防己9克,炒车前9克。
【按】七诊患者水肿已除,其大邪已除,处于瘥后调理阶段。因患者虚甚,其虚重在心脾不足,故拟以归脾丸治疗。归脾丸源于《景岳全书》,方中人参、白术、甘草、黄芪补气健脾为主;辅以桂圆、当归养血和营,合主药以益气养血;用木香以理气,使补而不滞,茯苓、远志、枣仁以养心安神共为佐药,全方合用有心脾同治、益气养血、健脾养心之功。此诊治以交感丸,该方即沈氏尊生交感丹,由香附、茯神两味药物为丸而成,其功效重在行气,主治气机郁滞,更加用陈皮、姜夏健脾和胃,防已、车前利水,诸药合用有行气利水之功。
九诊 三月十五日
左手脉甚洪大,右手已软,舌结苔不化,且不松,是虚证。所以多动则气促心跳,脚暮肿早退,其吃紧处在宿积不除,饮食不能营养,又且高年,此虚猝不易复。
炙绵芪15克,姜半夏6克,炙草1.5克,制附片1.8克,蒸于术6克,云苓15克,炒生地12克,吴萸1.2克,龙眼肉十粒,陈皮4.5克。
十诊 三月二十六日
脉乍按之似较好,细循之仍硬。肿胀虽退,行且再发,再发即不救。唇边牵动,是内风,乃因虚而生。又有胃病,高年得此,其何以堪。
归身9克,橘叶9克,天麻9克,姜夏4.5克,土炒白术4.5克,茅根15克(去心),秦艽4.5克,参须3克(另煎冲)。
十一诊 四月一日
脉任按,咳甚,腹胀复发,舌根苔黄厚,胃病、肝病、肺亦病。肿胀本大症,复发则较虚而较重,益以高年,正虚邪实,脏气皆坏,此无能为役也。
象贝9克,橘红4.5克,归身9克,天麻9克,苏子9克(炙),杏仁9克,桑叶9克(炙),槟榔3克(切),秦艽4.5克,制香附9克。
十二诊 四月二十三日
脉缓和,舌苔亦化,病至此可谓完全告痊。妙在内风完全不动,诚幸事也。
归身9克,法夏4.5克,杏仁9克,天麻9克(煨),生地9克(炒),佛手4.5克,枸杞9克,秦艽4.5克,制香附9克,龟龄集0.6克(冲)。
【按】此案终于四月二十三日,前诊时间为四月一日,中间应有脱落。因四月一日病尚较重,而至二十三日病将告痊,其中必历经多次调理。年高正虚水肿之患者,利水恐伤其正,扶正又碍利水,处治当有分寸。至十二诊,水肿虽去,内风虽未动但仍存,故以秦艽祛风,龟龄集对于年高者消除脚肿功效尤为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