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痛、腹压痛、蛔虫病、

【医家】孙学全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蛔虫、痛、腹压痛、蛔虫病、蛔厥、痉、腹部疼痛、手足厥冷、神志清楚、舌质淡红、气机逆乱、蛔虫上扰、脉弦细、苔薄白、肠鸣、呕吐、吐、
【内容】
蛔厥(胆道蛔虫病)
李×,女,45岁。1978年5月8日初诊。
主诉右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疼痛3小时。
病史患者于3小时前突然右上腹部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疼痛,并伴呕吐,吐出蛔虫2条,发作时屈膝抱腹,辗转翻滚,手足厥冷;在疼痛间歇时,剑突下有火烧感。
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中等形体,行动自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蛔厥(胆道蛔虫)。
治疗安蛔祛蛔,理气止痛。
取穴:鸠尾、阳陵泉、右上腹压痛点(一般在剑突下偏右方)。
操作:毫针刺法,均用提插捻转泻法,持续行针60分钟。
在治疗期间绞痛发作1次,又再消失,继续留针加灸。又观察治疗30分钟未再发作而起针。次日又用同样的方法针治1次,便出蛔虫数条,经追访未再复发。
按语胆道蛔虫的发病机理多为蛔虫窜入胆道所致。蛔虫性动好窜,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时,蛔虫上扰,钻入胆道,使肝胆气机逆乱,故右上腹部疼痛。在临床上常采用中药乌梅汤以安蛔止痛;而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步探索应用针灸治疗该病获得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往应用足三里、合谷、胆俞、内关、中脘、行间针刺治疗,治愈率达30%~50%。作者曾采用上法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从1976年1月~1979年6月共治疗31例,其中26例治愈,3例中断治疗,2例无效,治愈率达83.8%。
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病人可出现以下两种情况:①有些病人反应,针后胃有如水流下行之感,并出现肠鸣、排气等现象。此时患者顿感疼痛消失,周身轻松愉快,这是蛔虫已排出胆道所致;②有些病人针后疼痛可有一时性加剧,可能是蛔虫在退出胆道的过程中,活动暂时性加剧的缘故。因此,应继续坚持针灸治疗,使胆管痉挛缓解,促其蛔虫迅速退出胆道。
蛔虫有遇寒则上,得温则下的习性,因此,作者认为,灸法在本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刺治疗胆道蛔虫病的疗效,与刺激量成正比,持续而强烈的刺激能较迅速的缓解胆道痉挛,使胆道括约肌舒张,胆汁排泻通畅,从而促使蛔虫从胆道排出;故取鸠尾、阳陵泉以平肝胆之冲逆,使肝气平而胃气和降;取右上腹压痛点(阿是穴)以理气止痛、安蛔祛蛔。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