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痰热、胸痛、喘息、高热

【医家】李介鸣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痰、痰热、胸痛、喘息、高热、痰涎、咳嗽、气短、中风半身不遂、大叶性肺炎、舌红苔薄黄、脉数而虚、咳嗽不止、咳嗽胸痛、脉细滑、热未尽、舌苔白、脉散大、抽搐、流涎、身热、神昏、咳喘、昏迷、恍惚、外热、发烧、心烦、心慌、喘、
【内容】
姜某,男,65岁。
初诊:1977年11月6日。主诉及病史(家属代诉):患者中风半身不遂已3年,前几日因罹感风寒,发烧咳嗽,继而胸痛痰盛乃入某医院治疗。西医诊断为急性大叶性肺炎。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反日愈加重,直至前一天晚间竟昏不知人,故家属邀余会诊。
诊查:近几天患者咳嗽不止,痰液黏稠,胸痛脘满;昨日晚精神昏愦,渐不识人;翌日竟昏迷不醒,咳嗽阵作,喘息鼻扇,气不得续,痰声辘辘却无力咯出,口流涎液,双手有时抽搐,高热不退。舌苔未见,脉散大而数。×线检查:右肺下叶呈片状阴影。白细胞计数20×10ˉ9/L。体温39.6℃。
辨证:痰热交阻,蒙蔽清窍,戕伤气阴。
治法:益养气阴,维系阴阳,兼清痰开窍。
处方:西洋参15g(另煎兑入)麦冬12g五味子12g菖蒲15g竹茹12g2剂,水煎服,日服2煎,频频服之;另用安宫牛黄丸2丸,温水化开,每服1丸,日服1次。
二诊:1977年11月9日。服药后第二天,身热稍退,能启目视人,但仍恍惚,自觉气短心烦,喘息略缓,气已平续,痰涎虽盛然已能咯出,咳嗽胸痛。舌红苔薄黄,脉数而虚软。体温38.2℃。原法不变,上方加竹沥水10ml(兑入)、瓜蒌24g,3剂,日服1剂。另用安宫牛黄丸2丸,日服1丸。
三诊:1977年11月12日。服药3剂,精神渐爽,高热已退,咳喘痰涎均减,心慌气短消失。舌苔白,脉细滑。体温37.6℃。白细胞计数14×10ˉ9/L。神窍已开,气阴渐复,痰热未尽。治宜清肺化痰、降气平喘。
处方:旋覆花10g海浮石10g川贝母10g紫菀12g陈皮10g杏仁12g鲜竹沥10ml(兑入)黄连6g半夏10g天竺黄10g瓜蒌30g6剂,水煎服。本方加减服药十余剂,调养月余,病愈出院。
按语:此例患者宿有痰疾,又罹外邪,外热内痰,相煽相搏,痰热交阻,蒙蔽清窍,痰火羁留,大戕气阴,气阴过耗难与阳相维系。此时若独清痰热,开神窍,则恐攻伐使气阴愈伤,导致阴阳离绝;若独补气阴,则恐滋敛而使热愈炽;故而用攻补兼施之法,以安宫牛黄丸清痰开窍,以生脉饮益气养阴,更用大量西洋参补元气、益阴精,扶助正气,使正复邪祛,痰热方除。五剂之后,气阴渐复,痰热势减,清窍豁开,方更常法宣肺化痰而施治之。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