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痹、郁、恶心、胸闷、

【医家】杨百茀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痰饮、痹、郁、恶心、胸闷、胸痹、痛、舌淡苔白、痰饮中阻、苔薄白、脉细缓、冠心病、心痛、头昏、滞气、瘀血、气短、脉细、胀痛、瘀、
【内容】
何某,男,49岁。
初诊:1991年10月25日。
主诉及病史:胸闷、气短、心前区胀痛5年,日渐加重;伴头昏、周身疲软无力。曾间断服用中西药,疗效不佳。
诊查:面色暗淡无华,舌淡苔白,脉细结。心率40次/分,律不齐,期前收缩6~8次/分。1987年查心电图报告:“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缓”,疑为冠心病。
辨证:胸阳不振,痰饮上乘,气机痹塞,胸阳不通。
治法:通阳蠲饮,理气开痹。
处方:全瓜蒌15g薤白10g桂枝10g枳壳10g厚朴10g陈皮10g郁金10g檀香10g丹参15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6g
二诊:11月1日。服上方药3剂后,即感胸闷等症减轻,未发心痛,惟近日感恶心欲呕。苔薄白,脉细缓,无结代之象。症属痰饮上泛,温化痰饮是为当务之急。
处方:桂枝1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6g法半夏10g枳壳10g郁金10g陈皮10g丹参15g服上方药7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守方加减连续服21剂后,查心电图正常,心率60~74次/分,律齐。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胸痹病因“阳微阴弦”,胸阳不足,痰饮上乘,阻滞气机,致胸中痹塞而痛。其治则拟括蒌薤白桂枝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辛温通阳,温化痰饮,开痹散结。方中加用檀香、郁金、陈皮等加强理气散寒、止痛开痹之功;丹参活血化瘀以助通阳;不用枳实而用枳壳者,取其力缓而不耗气。二诊症见恶心欲呕,是痰饮中阻上泛,故遵“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拟苓桂术甘汤温化痰饮。先生治疗胸痹,重视调理气机,认为气通则阳气通;气畅则瘀血行;气顺则痰饮消;气达则痹结散。常根据病情而适当选用郁金、佛手、檀香、乌药、枳壳、薤白等行气理气之品,总以宽胸开结、调畅气机为要。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