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不仁、舌质淡红、头晕、

【医家】郑源庞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麻木不仁、舌质淡红、头晕、心悸、少寐、阴血不足、夜寐不宁、血虚生风、风阳上扰、头晕头痛、肝风、口干、乏力、苔薄、中风、项强、血虚、痛、
【内容】
傅某,女,62岁,已婚。
初诊:1976年6月4日。
主诉及病史:经常头晕头痛7~8年,近2周来症状加剧,测血压为186/112mmHg。患者脸色少华,头晕而痛,心悸、少寐、口干。每服降压药片后,血压尚能下降,但自感疲惫乏力太甚。日来项强拘急,四肢筋脉常有抽掣,甚则手足末端麻木不仁,伸举不利。
诊查:舌质淡红,苔薄净而乏津,脉息细弦带数。
辨证:阴血不足,心神失养,血虚生风,风阳上扰。
治法:养血熄风,活血通络。
处方:干地黄15g赤白芍各10g当归12g罗布麻叶12g川芎10g葛根15g阿胶(烊冲)12g胡麻12g牛膝10g桑寄生15g双钩藤(后下)30g秦艽12g天麻10g桑枝15g 7剂
二诊:6月11日。服药7剂后,诸恙稍减轻,惟夜寐不宁。故守原法,参以养心安神之举,加入枣仁20g、夜交藤15g,7剂。
三诊:6月17日。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血压为158/90mmHg。遂以首方为基础,稍作斟酌,续服半月多,在血压稳定的基础上西药适量减少,自觉无不适,后嘱常服中药,疗效基本巩固。
按语:本例患者脸色少华,舌质淡红,平素血虚不能养心则常有心悸、少寐;因其营血不足,肝失涵养以致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头晕;而四肢抽掣,手足麻木不仁,系属肝风旁走之征,乃中风之先兆,须慎防之。治疗原则宜遵循前贤之明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用自拟三麻汤加减之,方中生地、当归、白芍、阿胶、川芎、赤芍之养血活血以柔肝之刚性;罗布麻叶、胡麻、天麻、钩藤之平肝熄风;桑寄生、秦艽、桑枝、牛膝之疏风活络;牛膝且引药下行,而恰到养血熄风,活血通络之好处。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