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失眠、胸闷、不寐、冠

【医家】王翘楚
【出处】上海名老中医医案精选
【关键词】心慌、失眠、胸闷、不寐、冠心病、苔薄、五脏、心烦不安、心血瘀阻、头晕耳鸣、肝郁、口干、脉细、动脉粥样硬化、郁、舌质暗红、心气不足、心动过速、急躁易怒、精神紧张、心律不齐、苔黄少津、感冒后、脉细微、失眠症、脉细弦、心脏病、口苦、心悸、胸痹、头晕、不眠、纳可、痛、
【内容】
罗某,男,51岁。初诊2009年4月10日。
主诉:失眠30年,加重3月并伴有心慌。


患者素有失眠反复发作史,3个月前因检查身体发现有冠心病紧张后加重,现服速眠安15mg,每晚1次,夜睡5h,不服则卧床难眠。血压:120/70mmHg。

现症:头晕耳鸣,胸闷心慌,心烦不安,口干苦,纳可,便调,苔薄微黄,舌质微暗红,脉细微弦。

中医诊断:不寐,胸痹。
西医诊断:失眠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辨证:肝郁犯心,心血瘀阻。


治法及方药:平肝镇心,活血安神。

淮小麦30g 甘草10g 柴胡10g 龙牡(各)30g 葛根30g 川芎15g 郁金15g石菖蒲15g 天麻10g 钩藤18g 焦栀子15g 麦门冬15g 苦参15g 五味子10g赤白芍(各)15g 合欢皮30g 远志10g 朱灯心3扎 14剂

二诊(2009年4月24日)服药2周后,服速眠安75mg,每晚1次,夜睡6~7h。白天稍心慌胸闷、头晕耳鸣,口苦,苔薄,舌质微暗红,脉细。
再以原方出入,去五味子、朱灯心,加全瓜蒌15g、蝉蜕6g。14剂。
三诊(2009年5月8日)停服速眠安,睡眠续有改善,夜睡7~8h,胸闷心慌、头晕基本缓解,苔薄,舌质微暗红,脉细。


效不更方,前方续服2周巩固疗效。


【按语】不寐,长期以来多数医家主张从心论治,未见“五脏皆有不寐”的学术观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其发病相关因素颇多,确实存在“五脏皆有不寐”的临床现象,与古代文献记载有不尽相同之处。王氏提出的“五脏皆有不寐”中的心病不寐,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动过速或频发早搏等患者。主要由于心气不足引起。临床表现常有冠心病、心肌炎,或心律不齐病史。近因感冒后,或情志不悦,病情复发,且并严重失眠,一夜睡2~3h,甚则通宵不眠。白天胸闷心悸或隐痛不适,心烦不安,急躁易怒,口干苦,苔黄少津,舌质暗红,脉细弦或数,有结代。治以平肝镇心养心,疏肝解郁,益气活血安神。以“从肝论治”基本方加减,淮小麦、甘草、苦参、黄芪、党参、麦门冬、五味子、葛根、川芎、桃仁、红花、远志、灯心等。本例患者以失眠、心慌为主症求诊。王氏认为,患者素有失眠,3个月前发现患有冠心病,时有胸闷心慌,情志不悦,精神紧张而加重失眠。其病位在脑,表现在“肝”,波及于心。以致肝郁犯心,心血瘀阻。治疗须平肝镇心或养心、活血安神,分清主次、标本兼治,方能奏效。处方以基本方加淮小麦、甘草、苦参、麦门冬、五味子、远志、朱灯心等。方病相应,患者服药14剂后,自觉心情渐趋平静,胸闷心慌减轻,夜寐增进。再服14剂,不适症状消失,停服速眠安,睡眠恢复正常,夜睡7~8h,多年顽疾得以告瘳。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