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口疮、口干喜饮、
【医家】龙瑞敏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口腔溃疡、口疮、口干喜饮、溃疡、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脉细数、胸膜炎、舌质红、舌苔少、结核、脾热、燥热、郁热、糜烂、痛、郁、燥、
【内容】
向某,男,57岁,退休工人。
初诊:2000年6月9日。
主诉及病史:原患结核性胸膜炎,服抗痨药后,出现口腔溃疡数个。经年不愈,多方求医疗效不显。病程迁延3年之久,每半月发作一次,发时口腔灼痛异常,影响进食,口干喜饮,大便干结。
诊查:舌苔少,舌质红,脉细数。口腔检查:舌两侧各有一个绿豆大小溃疡面,口腔他处可见散在针尖大小溃疡多个,两侧嘴角糜烂。
辨证:心脾热盛,燥热内结。
治法:滋阴清心,润燥泻热。
处方:生地黄15g淡竹叶10g莲子心5g杭麦冬15g南北沙参各30g明玉竹15g生石膏30g炒栀子10g生白术10g大青叶15g香白芷5g
二诊:2000年6月20日。服上方10剂,口腔溃疡消失,仅现局部粘膜较红,口干喜饮,大便较干,宗前方加天花粉15g、茜草根15g,服30剂。并以珍珠胶囊,调服3个复发周期,未见口腔溃疡。
按语:口疮是由心脾有热。正如《外台秘要》云,“心脾中热,常患口疮”,又如《诸病源候论?口疮候》中指出:“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承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故以导赤与泻黄散化裁,清心经之郁热,泻脾胃之伏火。配以麦冬、沙参、玉竹、花粉、大青叶滋阴生津,清热解毒,为防骤用凉降而冰伏热。少使以白芷开宣走散,以主辅相济,可使内郁之热得解,上炎之火得散,火退热清,阴津渐复,标本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