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瘀、月经、积、不孕症、
【医家】贺永清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痛、瘀、月经、积、不孕症、舌淡苔薄白、肝郁气滞、气血不和、气机阻滞、寒凝气滞、肾虚精亏、腰膝酸软、冲任失调、冲任不调、月经紊乱、寒凝血瘀、腹胀满、脉沉迟、脉沉缓、少腹痛、少腹胀、舌淡紫、苔白腻、痛经、瘀滞、瘀血、腹疼、腰酸、炎症、压痛、肾虚、畏寒、崩漏、湿阻、妊娠、血积、痰、湿、燥、郁、
【内容】
张某,女,28岁,已婚,汉中市焦山乡人。
初诊:1981年6月20日。
主诉及病史:结婚4年未孕,月经推后,每40~50天1行,经来量少色暗,少腹右侧有积块,扪之疼痛,畏寒肢末不温,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腻,脉沉迟缓弱。
诊查:子宫前位,较正常小1/3,右侧附件区增厚压痛,右侧输卵管阻塞。其夫精液检查:属正常范围。
辨证:寒凝血瘀,气机阻滞,肝肾虚证。
治则: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补益肝肾。方用少腹逐瘀汤化裁。
处方:小茴香9g干姜9g制没药9g赤芍9g川芎9g官桂9g制蒲黄9g(另包煎)醋延胡索12g五灵脂12g制苍术12g制附片12g当归15g丹参15g桑寄生20g益母草30g月经来时服,每日1剂,连服10天。
二诊:8月20日月经来潮,错后4天,量少色暗,少腹痛减轻,右侧积块缩小变软,腰膝酸困,舌淡苔薄白,脉沉缓。上方去苍术、小茴香、干姜,加淫羊藿30g,菟丝子20g,巴戟天12g,续服10剂。3月后妊娠试验阳性,怀孕已2月矣。
按语:妇女不孕症,乃指婚后夫妇同居3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祖国医学多从肾虚精亏、肝脾不足、胞脉失养,或肝郁气滞,气血不和、冲任失调,或湿阻痰郁、胞脉阻滞,不能摄精成孕而来诊治,而从瘀血辨治者较少。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诸多不孕症妇女常伴有痛经,月经紊乱、输卵管阻塞、子宫发育不良等症,与王清任少腹逐瘀汤证相似,常出现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胀,或月经1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等症,故认为寒凝气滞,血脉瘀滞,冲任不调,胞脉失养,温煦失常,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治当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以少腹逐瘀汤加减主之。方中五灵脂,蒲黄、丹参、延胡索、川芎、赤芍、没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流通气血,通利血脉;小茴香、干姜、官桂、当归补血活血,温经散寒,行气燥湿,调理冲任;以上共奏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消散炎症,溶解吸收纤维组织之功。如是治之,冲任调,气血温,血脉畅,种子孕成矣,故获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