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咳嗽、淋、肺脾气虚、舌
【医家】孙桂芝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痰、咳嗽、淋、肺脾气虚、舌质淡红、纳差、肺癌、寒热、咳痰、面色苍白无华、胸闷、肿块、聚、虚、痛、反复感冒、感冒发热、咳嗽减轻、胸闷气短、脉象细数、气阴两虚、湿啰音、苔白腻、便溏、齿痕、多痰、发烧、乏力、质硬、咯血、音低、消瘦、消积、脾虚、气短、肿瘤、梦多、苔白、湿、吐、癌、
【内容】
沙某,男,43岁,大学教师。
初诊:1983年8月15日。
主诉及病史:1982年3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经抗炎治疗症状缓解,但时常反复,咳痰中偶有血丝。同年4月在当地医院检查,×线拍片发现右肺门处阴影,边缘不整,肺纹理增重。给予抗痨治疗一个月,再行拍片,肿物未见缩小,症状无缓解。乏力,纳差,消瘦,咳嗽,胸骨后闷痛,疑为肺癌。同年7月行支气管镜活检,证实为“肺腺癌”,为中心型,无法切除,在北京某医院行化疗治疗,方案为“MFV”方案,症状有所缓解,咳嗽减轻,痰中血丝消失,×片提示肺门阴影有缩小,断层测量缩小不足25%,稳定出院。于1983年8月发现右锁骨上有肿物,胸闷,气短,咳嗽加重,吐白黏痰。转来我门诊,就诊时除以上症状外,纳差,便溏。
诊查:面色苍白无华,右锁骨上肿块明显,约4cm×3cm,多个淋巴结融合在一起。听诊右肺呼吸音低,无干湿啰音,脉象沉细数,苔白腻,舌质淡红。
辨证:肺脾气虚,痰湿凝聚。
治法:健脾益气,清热化痰,散结消积。
处方:党参12g白术10g百合10g茯苓15g陈皮10g清半夏10g生薏仁15g浙贝母10g桔梗12g夏枯草15g山海螺10g草河车15g败酱草12g白花蛇舌草15g甘草10g1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
二诊:食欲增加,咳痰比前好转,二便正常,仍有咳嗽,胸闷,眠差梦多,脉象细数,苔白,舌质淡红有齿痕。原汤药方加杏仁10g、僵蚕10g、远志10g,继续服14剂。给予加味西黄散,每日2次。1983年11月收住我科行中药加化疗治疗。以AFM方案化疗同时配合中药以补肺健脾,益气升血,生黄芪30g、当归10g、生地10g、党参15g、白术10g、土茯苓15g、清半夏10g、桔梗10g、杏仁10g、冬虫夏草6g、甘草10g。1日1剂,浓煎分两次服,化疗反应不明显。化疗后×片复查,肺部阴影无明显改变,右锁骨上淋巴结稍有缩小,咳嗽等症状减轻。化疗结束后,患者要求带药回当地治疗。
带方:芦根30g桃仁10g杏仁10g冬瓜仁10g生薏仁15g鱼腥草30g僵蚕10g百部15g桔梗12g浙贝母12g太子参15g仙鹤草15g白花蛇舌草15g草河车15g,30剂。又给予人工牛黄散1料,每次2粒,每日3次。患者精神好转,食量增加,右锁骨上淋巴结明显缩小,大者1.5cm×1cm,小者1cm×0.5cm,质硬,不痛,不影响颈部活动,并能坚持轻工作,此后坚持服中药或中成药,带瘤存活4年零2个月。患者死于感冒发热并发感染。
按语:本例患者肺脾气虚气阴两虚,是肺癌常见的临床证型。肺合皮毛,司呼吸,且为娇脏,不耐寒热,故感受外邪,首先犯肺。因“肺为贮痰之器”,故不管肺之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凡病之后,必多痰聚,壅闭肺络,而见咳嗽、胸闷气短,咯血。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不能散精,肺因之更虚,故以党参、白术、百合、茯苓甘润之品健脾,使肺清肃之令得行。更用茯苓、陈皮、清半夏、浙贝母、桔梗、甘草化痰止咳,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之结果,采用夏枯草、山海螺、草河车、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机体的抗病能力。在该患者的治疗中坚持攻补兼施,长期用药,不可仅限于肿块本身的缩小,而要重视维护正气,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