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霍乱、湿、吐泻、口渴、

【医家】庄虞卿
【出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关键词】吐、霍乱、湿、吐泻、口渴、痛、霍乱转筋、出血、湿热、苔黄、腹痛、转筋、吐泻转筋、小便微黄、湿郁化热、手足厥冷、小便黄、膝拘挛、伤饮、气郁、气逆、逆经、脉涩、脉绝、秽浊、阴厥、胀闷、燥热、欲吐、郁热、暑秽、阳水、胸闷、无脉、吐后、痰涎、虚、痰、积、燥、郁、
【内容】
马金玩乃室,年逾三稔,体强。
病名:干霍乱。
原因:痰食停滞,胸闷不食,复受暑秽,倏忽病作。
症候:心腹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面青舌强,足膝拘挛。
诊断:左手脉涩,右关滑实,脉症合参,此干霍乱症也。既因停积而壅塞府气,复受秽浊而阻逆经气,则中州扰乱,胃脘气逆,此腹痛而不吐泻等症所由作也。面青舌强者,是邪已入营,营血凝而不流之象。骤发之病,勿虑其虚,非内外急救,鲜克有济。周时内饮食米汤,切勿下咽,免致胀逆莫救。
疗法:内外兼治。以磁锋刺委中穴深青色之筋出血,以泄其毒,复用盐汤探吐,以宣其滞。得吐后,再以栀子豉汤加香附、益母草、川朴、菖阳、法夏、茯苓、生草,调气行血,解毒安中,以善其后,日服二剂。
处方:磁锋 极尖锐者二枚
盐一撮 放刀上用火炙透,用阴阳水和服,以鹅羽探吐。
又方:栀炭一钱五分 香豉三钱 制香附二钱 川朴一钱菖蒲八分 法夏一钱 茯苓三钱 益母草二钱 生草五分
效果:磁锋砭后,手足遂舒。用盐汤探吐,当吐黄碧色之痰涎碗许,腹痛遂愈。三日胃能纳食,五日康健如常矣。
廉按:干霍乱病因不一,骤伤饮食者宜探吐,宿食为患者宜消导,气郁感邪者宜宣豁,暑火直侵者宜清解。前哲张三锡、郭右陶早有发明。张氏曰:“干霍乱俗名搅肠痧,急宜探吐,得吐则生,不吐则死。吐:后方可理气和中,随症调治。”郭氏曰:“心胸胀闷,腹中疠痛,或如板硬,或如绳缚,或如筋吊,或如锥刺刀刲,虽痛极而不吐泻者,名于霍乱。乃邪已入营,宜以针刺出血,则毒有所泄,然后再审其因而药之。”此案内外急救,深得两家之心传?宜其应手奏功也。
余南,年逾三稔。
病名:霍乱转筋。
原因:天气炎热,因热贪凉,饮冷过度,脾受湿侵。
症候:吐泻转筋,苔黄口渴,手足厥冷,小便微黄。
诊断:两手无脉,此系阴阳逆乱,清浊混淆,气机郁塞,脉息因之潜伏,非气血散上神脱脉绝也。灵枢经脉篇云:“足太阴厥气上逆则霍乱。”足太阴脾土脏也,其应在湿,其性喜燥,镇中枢而主升清降浊之司,饮冷过多,湿盛于中,升降之机为之阻滞,则浊反厥逆于上,清反抑陷于下,而为霍乱转筋者,风木之变也。湿上为风木气克,湿热烁于筋则为转筋,苔黄口渴、小便黄者,为湿郁化热之象。张路玉云:“霍乱有一毫口渴,即是伏热,种种燥热之药,误服即死。”按张君此言,独具只眼,堪为治霍乱之金针。
疗法:用茯苓、泽泻、猪苓、广皮为君以祛其湿,焦栀、香豉为臣以解其郁热,佐苡仁、木瓜、木香以舒筋而调气,使以扁豆花消其暑,每日服三剂。外以好烧酒辣蓼,令人用力摩擦其转筋之处。
处方:茯苓四钱 泽泻三钱 猪苓二钱 广皮二钱 焦栀二钱半香豉三钱 苡仁五钱 木瓜一钱 木香八分 扁豆花三十朵
外治:烧酒六两 辣蓼一把
效果:擦将一时许,筋乃不转。一日吐泻止,三日诸恙退。继用调理,康健如常。
廉按:诊断颇有发明,处方亦尚稳健,此为湿热霍乱之正治法。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