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目眩、耳鸣、水不涵木

【医家】孙鲁川
【出处】孙鲁川医案
【关键词】头痛、目眩、耳鸣、水不涵木、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舌质红、小便黄、少苔、少寐、虚火、阴虚、烦躁、乏力、燥、虚、痛、
【内容】
张××,男,35岁,农民。1963年8月21日初诊。
头痛,目眩,耳鸣,烦躁,少寐,腰膝酸软乏力,人便于燥,小便黄短。病来月余,曾服清热散风之剂?效果非但不显,反而头痛益甚。脉来弦细兼数,舌质红嫩,少苔。
辨证治疗:脉证互勘,证属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虚阳上亢,而病头痛。治以滋阴潜阳。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山萸肉、大生地各18克,丹皮12克,生山药9克,麦冬、元参各12克,枸杞子15克,生龙牡各18克。水煎服。
8月24日二诊:服药三剂,头痛等症,无明显变化。忆《医学衷中参西录》曾说:“川芎能升轻(清)气,上至脑中,则脑中热浊之气自然下降,是以其痛可愈也。”今宗此说,于上方加川芎9克以为反佐试治。
8月27日三诊:服药3剂,头痛即愈。目眩,耳鸣均减大半,精神较前振作,寐亦转酣。虚火渐平,再仿太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及喻氏“畜鱼置介”之法,处方1周治。
处方:山萸肉、大生地各18克,丹皮12克,麦冬18克,元参12克,枸杞子18克,生龙牡各12克,龟板25克。水煎服。
患者持此方,服药12剂,诸症悉平。
【按语】阴虚于下,阳亢于上,滋益清潜,乃其常法。反佐川芎引药上行,乃是权变之法。继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及“畜鱼置介”之法,以善其后,乃治病求本之意。方症相符,故疗效显著。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