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薄白、痰多、闭经、肾水

【医家】六惠民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舌苔薄白、痰多、闭经、肾水、流涎、舌根、中风、鼻唇沟变浅、痰、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肝风内动、动脉硬化、步态不稳、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痰湿内阻、脑血管病、高血压、脉弦紧、头晕、粘稠、刺痛、耳鸣、风痰、胸闷、湿阻、脉弦、失眠、痛、郁、吐、
【内容】
孙某,男,64岁。
初诊:1972年9月13日。
主诉及病史:8月21日晚,突感舌根发硬,说话吐字不清。次日,自觉步态不稳,左手持物不紧,有时自行落地,口中流涎,舌稍向左偏。在某医院检查,诊为闭塞性脑血管病。用血管舒缓素、烟酸、针灸等治疗,病情略有好转。
诊查:体形稍胖,右侧眼裂较小,鼻唇沟变浅,口角略向左侧歪斜,左手握力较差。伸舌向左偏斜,舌苔根部稍厚,脉弦紧。
辨证:肝肾阴虚,风痰阻闭经络。
治法:滋补肝肾,熄风,平肝,养心,通经活络。
处方:白何首乌12g 枸杞子12g 桑寄生15g 生杜仲18g 远志12g 柏子仁15g 五灵脂12g 全蝎12g 合欢皮15g 磁石15g 元胡12g 夏枯草1.5g 鸡血藤12g 白术12g 白豆蔻9g
二诊:10月9日。服上方药12剂,病情逐渐好转。舌根觉灵活,说话也逐渐清楚,口中流涎减少,仍觉发粘,痰多粘稠,睡眠尚可。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胆固醇225mg% ,舌苔薄白,脉弦。
处方:白何首乌15g 枸杞子15g 桑寄生18g 生杜仲21g 远志12g 柏子仁15g 当归12g 元胡12g 郁金12g 夏枯草18g 合欢皮18g 全蝎12g 鸡血藤15g 磁石15g白术15g 白豆蔻15g另用田三七2.4g,琥珀2.4g,天竺黄2.4g,冬虫夏草3g,共研细粉,早晚各服1次,服后10分钟再服煎药。
三诊:11月7日。服上方药15剂,病情继续好转,手指已不发麻,食纳、睡眠均好。有时呼吸尚感急促,胸前区有时隐痛,说话多时有些口吃。心率不快,心律整,胆固醇158mg%,血压152/98mmHg。舌苔薄白,脉略弦。
处方:白何首乌15g 枸杞子15g 桑寄生18g 杜仲24g 夏枯草18g 远志12g 柏子仁12g 当归12g 元胡12g 全蝎12g 合欢皮18g 鸡血藤15g 生石决明30g 天麻12g白术15g 白豆蔻12g另用田三七2.4g,琥珀2.4g,天竺黄2.4g,冬虫夏草3g,共研细粉,早晚各服1次,服后10分钟再服煎药。另配丸药1料常服,以巩固疗效。
处方:白何首乌90g 枸杞子60g 远志60g 柏子仁60g 当归60g 元胡60g 全蝎75g 合欢皮75g 浙贝60g 白术95g 白豆蔻75g 三七30g 琥珀24g 天竺黄24g冬虫夏草45g 鸡血藤60g 生石决明75g 天麻60g 陈皮75g 百合75g共研细粉,用生杜仲250g,桑寄生150g,夏枯草210g,煎水两遍,取汁打小丸。
服法:每次服12g,早晚各服1次,中午服6g,温开水送服。服药1周,休药1天。1975年4月6日随访:服丸药1料,症状逐渐消除,疗效显著,至今已2年半未再复发。
按语:本例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多年,素有头晕、耳鸣、失眠,肢体麻木等肾水不足、肝阳上亢表现,且兼见口粘、痰多、胸闷、刺痛等痰湿内阻、气血不畅的表现,此为其发病内因。偶受外因影响,致使肝风内动,痰湿阻闭经络,发为中风,而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肢体不仁等症,故治疗宜滋肾养肝以求治本,熄风化痰通络而兼治标,从而不仅治愈了中风诸症,而且对因肾水不足、肝阳亢盛所致之高血压病,疗效亦佳。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