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湿、皮肤干燥、舌绛、

【医家】刘渡舟
【出处】
【关键词】湿热、湿、皮肤干燥、舌绛、发热、衄血、热利、少苔、阴虚、伤阴、倦怠乏力、脉弦细数、慢性肝炎、湿热壅盛、阴津不足、小便深黄、湿热伤阴、右胁胀、齿衄、虚热、脘腹、黄疸、动血、齿龈、阴水、燥、
【内容】
李某某 男,55岁。
患慢性肝炎,身体倦怠乏力,右胁胀满不适。肝功能化验:GPT 380单位,BIL21.2mg%,D-BIL16mg%。周身色黄如烟熏,皮肤干燥少泽,小便深黄而短,两足发热,伸出被外为快,脘腹微胀,齿龈衄血,口咽发干,脉弦细数,舌绛少苔。辨证为湿热伤津,蕴蒸发黄。治当清热利湿,并养阴液,仿大甘露饮法:
茵陈蒿30克 黄芩6克 石斛15克 生地12克 麦冬10克 天冬10克 枇杷叶6克 沙参10克 枳壳6克
此方服至八剂,BIL降至10mg%,因其衄血不止,又加白茅根30克,广角3克。服六剂,BIL降至5.1mg%。后又改用刘老经验方“柴胡解毒汤”。
柴胡15克 土茯苓15克 凤尾草15克 黄芩10克 草河车10克 炙甘草10克 茵陈15克 土元10克 茜草10克
服十五剂,GPT降至正常,经治半年有余,其病获愈。
按:本案为湿热壅盛挟阴虚之证。湿热伤阴,邪从燥化,阴津不足,故色黄如烟熏,皮肤干燥少泽。少阴水亏。故见口咽发干,两足发热,舌绛少苔。热邪伤阴,动血于上,则见齿衄。黄疸兼挟阴虚,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欲养阴则恐助其湿热,而清利湿热则又恐劫伤其阴。所用之方药为《和剂局方》之“甘露饮”加减,方以天冬、麦冬、生地、沙参、石斛滋阴清热,以退虚热之邪;茵陈、黄芩苦寒清热利湿退黄;火热上逆,迫血妄行,故用枳壳、枇杷叶降火下行;白茅根、水牛角凉血止血。本方清阳明而滋少阴,有滋养阴津而不助湿,清利湿热而不伤阴的特点。用于本案,正为适宜,服之果获良效。
内容推荐